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故事/新聞手語翻譯不足 聾友陷疫境

時間:2020-09-24 04:23:25來源:大公報

  「我哋唔知原來無口罩賣,唔少聾友同我都慢咗好多,係朋友同我講先知要去搶,已經過咗三、四日,藥房已賣曬;之後補貨貴得好離譜,點捨得買?嗰陣時真係好慘!」香港聽障協進會會長劉麗芳指出,手語傳遞疫情資訊匱乏,直播新聞、政策發布會無手語翻譯、無字幕,殘障人士接收疫情資訊總是慢半拍及片面,加上疫情官員戴口罩,殘障人士不能讀唇,有聾友因而誤觸法網或身陷疫境。香港復康聯盟計劃幹事陳希隆表示,澳門、北京、上海的疫情發布會設手語翻譯,歐美國家亦訂立法例,保障聽障人士的資訊通達權,但香港的官方機構對外發放的資訊未達到無障礙標準,關注團體建議政府加設全職手語翻譯員,政府官網的電子文件亦應符合基本的無障礙標準。\大公報記者 楊州(文) 文澔(圖)

  香港聾人協進會會長劉麗芳在翻譯的幫助下用手語接受《大公報》訪問。她表示,今年一月底疫情爆發初期,市面口罩短缺,但他們遲遲未收到官方發布的相關訊息,要靠朋友告知才得悉,不少聾友事隔三、四日才知情去買口罩,但那時藥房售罄口罩,補貨的售價水漲船高,一盒竟索價200多元,「有殘障長者一個口罩用三、四日,更有人用七日,無口罩又唔敢亂出街,被迫困在家中,真係陰功。」直至三月開始有善心人捐口罩,才能解決聾友燃眉之急。

  手語是聽障人士的溝通工具,但本港提供手語翻譯新聞的平台不多,包括政府新聞處的新聞發布會、香港電台32台,以及明珠台晚上時段的30分鐘手語新聞報道。過去一年疫情及暴亂爆發,即時資訊非常重要,但電視台的直播新聞不設即時手語翻譯,劉麗芳說,她唯有時刻關注疫情動向,盡量把重要訊息以手語或文字傳遞給其他聾友,尤其是長者,因此殘障者靠群組互傳訊息,卻非靠新聞直播獲得第一手資訊,「就算新聞處嘅手語翻譯,以圓圈形式放在屏幕,畫面佔的比例唔多,長者睇唔清楚,加上翻譯員翻譯速度太快,好多時殘障者又跟唔上節奏,只可以網上睇,但唔係個個長者都識上網。」劉直指電視新聞直播無手語、無字幕,增加殘障者接收資訊困難:「好似衞生署記者會全場戴口罩,表情都睇唔到,好壞消息都無得估。」

  七月政府擴大口罩令和禁堂食,劉麗芳指不少聾友不知道防疫措施收緊,有長者到餐廳午飯才知道原來午市已禁堂食;亦有人行山時想吸新鮮空氣,以為山上可以除口罩,結果被罰款2000元。劉說聾友會守防疫規矩,只是發放資訊不到位,他們才誤中「地雷」。曾經有60多歲的聾友不諳科技,不惜長途跋涉由香港仔坐車到彩虹,向她查詢政府派一萬元「現金發放計劃」的申請詳情,但聽障人士對部分疫情訊息一知半解,甚至出現資訊混亂,劉麗芳說有殘障者誤以為領傷殘津貼便不能申請。

  香港聾人協進會為他們製作手語影片,用慢動作解釋清楚政策內容,以便重複觀看,並於6月21日為有需要的150人登記。不過,協進會能做的有限,劉麗芳希望政府改善手語翻譯新聞資訊的發放工作。

  她表示,剛結束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聾友只知免費檢測,卻不知檢測地點,訊息混亂下更有人誤以為聾協就是檢測點。劉透露,之前政府推動更換智能身份證,入境處曾派員到聾協,在14名手語翻譯員協助下,20分鐘內便為60人換智能身份證;反觀疫情爆發至今已大半年,卻未曾有衞生部門派人到聾協講解疫情,有礙全城防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