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點擊香江\暫緩修例充分彰顯林鄭和特區政府初心和責任\屠海鳴

時間:2019-06-17 03:12:32來源:大公報

  由於反對派的阻撓和外部勢力的干擾,「修例之爭」把香港推向了社會動盪的邊緣。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宣布,為保障香港最大福祉,讓社會盡快回復平靜,決定暫緩修例,重新諮詢,不設重推時限。政府會以開放態度聆聽更多不同意見、爭取把好事辦好,並承諾就工作不足接受批評,加以改進。林鄭強調,特區政府藉修例確保香港不淪為「逃犯天堂」的初心站得住腳,因此不會撤回修例。

  中聯辦昨天約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就特區政府暫緩修例一事進行講解和溝通。中聯辦領導指出,暫緩修例有利於日後繼續修訂工作,有利於紓緩社會矛盾,亦有利於揭露反對勢力真實目的並不是反修例,而是反對政府。而到昨日傍晚,政府發言人再次作出回應,表示行政長官承認由於政府工作上的不足,令香港社會出現很大的矛盾和紛爭,令很多市民感到失望和痛心,行政長官為此向市民致歉,並承諾會以最有誠意、最謙卑的態度接受批評,加以改進,為廣大市民服務。

  林鄭所言釋放出兩個清晰信號:一、暫緩修例不是撤銷修例;二、聆聽更多不同意見不是堵塞言路。在有可能出現社會動盪的緊要關頭,對修例採取「剎車」措施,再次彰顯林鄭和特區政府的初心不改和責任擔當。

修例是為港人謀福祉,初心不能改

  前幾天,反對派喪心病狂地罵林鄭推動修例是「賣港」,這實在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時至今日,我們應該釐清一個核心問題:林鄭和特區政府推動修例的初心是什麼?難道是反對派污衊的「賣港」嗎?

  林鄭指出,修例初心是政府要負起責任,一是為處理令市民震驚、傷心的「台灣殺人案」,建立法律基礎,還受害少女公道,給其傷心欲絕的父母交代,彰顯公義;二是完善法制、堵塞漏洞,對於約170個國家或地區並未與香港簽訂長期引渡協議,包括台灣、內地及澳門等,香港要有可行安排移交逃犯,確保不成為犯罪者逃避刑責的地方。林鄭強調,修例的初心正確、站得住腳,所以不會撤回。

  林鄭所言,真實可信。試想,如果香港與台灣、澳門、內地長期沒有建立逃犯移交機制,那麼,今日出現一個殺人惡魔陳同佳,說不定明日還會冒出「張同佳」、「王同佳」。如果這類重犯逃到香港而可以逍遙法外,香港豈不是成了「逃犯天堂」?而一個「逃犯雲集」的地方有安全可言嗎?況且,香港已與全球20個司法管轄區簽署了逃犯移交協定,而與同屬一個中國的台灣、澳門、內地卻沒有簽署,本來就極不正常。修例是為了維護香港長治久安,是為了守護港人法治核心價值,是為了維護港人的長遠福祉。初心坦蕩,無怨無悔!

  修例既然是為了維護港人福祉,出發點是好的,就要初心不改,決不能撤銷修例!

暫緩是為社會恢復平靜,責任更艱巨

  暫緩修例是為了讓社會盡快回復平靜。林鄭表示:「作為一個負責任政府,我們一方面要維護法紀,但同時要審時度勢,保障香港最大的福祉,這個最大福祉是包括令社會盡快回復平靜。」林鄭的說法很有道理。

  暫緩,是化解危機的有效辦法。「修例之爭」使眼下的香港處於「旺角暴亂」以來最混亂的時期。如何處置當前局勢?修例草案「直上大會」有先例可鑒,有民意基礎,在建制派議員佔多數的立法會,也有把握獲得通過,使修例盡快變為現實。但這樣做,有可能導致建制派和反對派的裂痕加劇,也可能導致社會上不同意見的市民之間裂痕加劇。作為一個負責任政府,有責任修補裂痕,而不是擴大裂痕。如果修補裂痕需要較長時間,那就用較長時間吧!正是緣於這樣的責任意識,林鄭和特區政府決定暫緩修例。

  暫緩,意味着林鄭和特區政府承受的壓力將會更大。一方面,「台灣殺人案」中嫌犯不能受到制裁,無法為受害者申冤,不能給受害者家屬一個交代,令人痛心!另一方面,暫緩亦有擱淺的風險。特區政府願意聆聽意見、理性討論;可是,反對派、特別是其中的亂港派、賣港派願意理性討論嗎?他們的真實目的就是把修例搞死、把香港搞亂、把本屆政府搞垮。何日重啟修例?令人擔憂!如果修例因為暫緩而遙遙無期,不僅嚴重打擊特區政府管治威信,更對「法治香港」造成巨大傷害。因此,作出暫緩修例的決定,是林鄭和特區政府自加壓力,自己給自己出了一道難度系數更高的考題,這也體現了林鄭和她的團隊「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施政風格。

諮詢是為方案更完善,各界共努力

  林鄭在前天宣布暫緩修例時說,修例出於她和管治團隊對香港的熱愛和關心,但由於政府工作不足以及種種原因,近兩年相對平靜的社會再出現很大的矛盾和紛爭,令很多市民失望和痛心,她感到十分難過和遺憾,承諾會以最大誠意、最謙卑的態度接受批評,加以改進,繼續與市民同行。

  林鄭的表態,體現出特區政府在大事面前的責任擔當。修例是一件牽涉面廣、影響深遠的大事,如何拿出一個更加完善的方案?需要全港市民和社會各界的智慧。修例草案提出以來,政府廣納民意,除了完全保留現行法例中的人權及制度保障,又先後兩次修訂條文,可以說目前的方案已經消除了不少市民的疑慮,得到了廣泛認同。但香港是文明、自由、開放、多元的社會,需要互相尊重、和而不同的精神。既要重視「大多數」,也要關注「極少數」,如果一、兩個月的討論時間不夠,不妨用更長時間來討論。

  林鄭和特區政府謙卑至此,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針對修例問題展開理性討論。要就事論事,不要造謠生事;要和平理性,不要暴力違法;要「港人治港」,不要洋人插手。大家共同努力,獻智慧,促和諧,去「霧霾」,還香港一個「晴朗的天」!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

  註:《大公報》獨家發表,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