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就是敢言\暴力行為不容助長\就是敢言計劃成員 丁政凱

時間:2019-06-14 03:16:50來源:大公報

  圖:在示威現場有大量掘起的磚頭,路旁有頭盔,企圖作為攻擊武器

  近數月以來,逃犯條例這一法案在香港社會引起軒然大波,6月9日的遊行,6月12日的警民衝突,反映有民眾對修例存有疑慮、擔憂,特區政府亦表明將密集解說。筆者在此指出,社會對於一項政策有不同看法實屬正常,但暴力抗議絕非選項。

  如果,社會大眾透過和平、理性的遊行來表達意見,這是香港社會擁有法治、言論、集會自由的高度體現,也是表達社會意見的最佳方法。當一場表達意見的社會運動變成暴力事件,可有真正消除公眾對該法案的憂慮?

  逃犯條例的修訂是為了令潛逃到香港的罪犯受到公正的司法制裁,畢竟香港作為國際化都市、多元化社會、金融中心;擁有穩健、完善的治安、罪犯引渡及移交制度對於保證香港的長期繁榮及穩定有極大作用,絕不可能成為逃犯溫床。

  與筆者年齡相若的學生,被認為是這次暴力行動的主要群體,到底是誰讓他們衝到危險的前面?是贊成發動罷工、罷課的反對派議員?領導、參與罷課的辦學團體?學生組織成員?中學(包括初中、高中)階段是形成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的重要階段,老師為他們樹立怎樣的價值觀,等於為我們的社會留下怎樣的下一代。

  教育應中立客觀

  教師對於法案有個人見解或不滿也屬正常,可在課堂、教育過程中以中立、客觀的方式引導學生討論、思考,凡事皆有利、弊兩面,若是教師在教導過程中會以個人意志、情緒進行教導工作,而失去作為教師而應有的客觀與專業,那麼在這種「個性化教育」的情況下,只會教出一群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下一代,「理性」二字更無從談起。

  當我們有了言論自由,卻習慣了人雲亦雲;當我們普及了智能手機,眼界卻只停在這幾吋的屏幕之中;當我們有了高清電視,黑白的界限卻模糊了;當我們有了所謂的「民主派議員」,議事廳政策討論卻演變成街頭暴力……

  罷工,罷了誰的工?罷課,罷了誰的課?示威,示了誰的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