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所謂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一)/巫小陽

時間:2019-05-24 03:21:44來源:大公報

  知道阿德勒心理學並非通過阿德勒本人的著作,而是兩位日本人─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他們將阿德勒心理學的主要理論用蘇格拉底的反詰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娓娓道來。書中開展對話的兩個人物是哲學家和年輕人,憤世嫉俗的年輕人試圖推翻哲學家的種種謬論,開啟了你來我往的辯論。

  心理創傷不存在

  隨意翻開這本書,看到的第一句話是:「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裏,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一擊即中。這理論並非阿德勒獨創,王陽明的心理學已經告訴你「心外無物」,「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之外。」而羅伯.蘭薩的生命宇宙論從生命科學的角度探討宇宙,提出了科學家忽略探討的部分─意識對宇宙的影響。他認為我們感知的真實是一個與意識有關的過程,意識存在前的任何宇宙只可能處於一種幾率狀態。如同最著名的思想實驗薛定諤的貓,處於又生又死的疊加態。因此宇宙存在的先決條件是觀察者必須存在,一旦觀察者存在,宇宙被觀察到的地方就只能被迫處於一種固定狀態。

  阿德勒的觀點充分反擊了佛洛依德的決定論,曾經的維也納精神分析小組分道揚鑣,阿德勒更想知道的不是行為的「原因」,而是「目的」。佛洛依德大量關於心理創傷的探討,都是決定論的典型。行為結果產生的原因可能就隔着一個透明的肥皂泡沫,阿德勒就是那個挖到你的傷疤仍不鬆手,繼續向內探索,戳破泡沫假象,直逼真相的人。他說:「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比起「決定論」難逃的宿命虛無主義,阿德勒的「目的論」給了人更多的自由意志。書中,哲學家以人完全能夠對「憤怒」收放自如作為例子,認為發怒的人只是將「憤怒」作為一種達到個人目的的工具。「人並非受困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着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用過去經驗將自己變成受害者,是個人自己的選擇。那並非真相。過去的經驗並不能決定你將來要過怎樣的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而決定你如何生活的只有這個「當下的自己」罷了。

  所有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阿德勒的其中一部著作是《自卑與超越》,他認為自卑感跟自我的價值判斷有關,因此自卑感並非「客觀事實」,而是「主觀的解釋」。貨幣無論是貝殼、金幣、紙張都好,它的價值是社會約定俗成的定義,而就其本質而言,可說一文不值。人的價值也在社會體系中體現。內心愈少比較,就愈快樂。他允許有健康的自卑感,那是和自己比較時產生的。而人生只要儘管向前邁步就行,並非和任何人的賽跑比賽。要獲得自由就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否定認同的需要,不要為了滿足任何人的期望而活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