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做漁民搵唔到食,麻甩又污糟。」──海鮮批發商 容哥

時間:2019-04-21 03:17:25來源:大公報

  圖:容哥稱,漁獲中以紅衫魚最多

  《魚類大觀》展示一系列的魚群雕塑,讓平日生於海底的魚類,在陸上一展風姿。創作者認為,漁業與香港早期發展息息相關,今天漁業雖已式微,不再是香港賴以為生的經濟來源,但在本地產業中仍扮演重要角色;香港仔避風塘、珍寶海鮮舫、漁類批發市場等,成為了香港著名旅遊景點。

  「香港漁獲最多係紅衫,全年都有,其次係馬友、牙帶、泥鯭等等!」40多歲的容哥在香港仔區長大,在漁市場經營海鮮批發,並在田灣開設海鮮餐廳,見證香港漁業的興衰起跌。

  「我細個嘅時候,呢度全部係可以出海嘅漁船,又有蝦艇,漁業不知幾發達;但而家,冇乜邊隻可以出海,眼前見到嘅(船)都已經改裝,頂多叫做駁艇,即係只會開船出到公海,之後同嚟自內地、印尼等漁船喺海上交收漁獲,再運返香港做批發嗰種。」

  容哥坦言,變化約在十多二十年前出現,與再沒「新血」入行有關,「做漁民,又辛苦又搵唔到食,又麻甩又污糟,又生活顛倒,啲人寧願上岸打工,都唔做漁民啦。所以入得批發市場嘅,大部分上咗年紀。」

  他每天凌晨約三時半抵達批發市場,工作至中午十二時打烊。早上六時至七時、中午十時至十一時是最忙碌的時段,「我哋通常一個上晝出貨兩次,第一轉出畀酒樓食肆,第二轉出畀街市,每日都係咁樣做,年中無休。」

  漁業式微,他感到可惜,但認為城市化發展是大勢所趨,無可避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