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95歲婆婆做義工40年:幫到人就好開心

時間:2019-04-14 03:17:23來源:大公報

  圖:趙秀瓊婆婆(中)55歲退休後,便任職義工至今,左為另一得獎者陳冠威 大公報記者謝瑩瑩攝

  【大公報訊】記者謝瑩瑩報道:「唔理我年齡幾大,只要個天畀我健康,我就會繼續幫人。」95歲的趙秀瓊婆婆,曾經是一名護士,55歲退休後便擔任義工,至今40年,縱使在助人期間曾跌斷腰骨,卧床一個月康復後,便繼續「老本行」。她覺得,幫助他人可以令每天變得更加充實,更有意義,「人哋話我幫到手,我就覺得好開心」。

  心急為院友掛號摔斷骨

  趙婆婆每日的義務工作,是在院舍整理報紙、準備餐膳、接待訪客,工作時間約兩至三小時。性格開朗的她,被視為院舍中的開心果,而且是院友分享對象。她說,曾有一位院友傾訴說,因為財產分配問題,與子女關係緊張,更因被斥偏心而情緒大受困擾。趙婆婆安慰她說:「仔女啲嘢,等佢哋慢慢諗通,有啲冇仔女咪又係咁。」幾句說話,足以令院友心情好轉。

  被問及最難忘的事情時,趙婆婆憶述,四年前一個夏天,在帶院友到醫院覆診的路上,由於心急幫院友掛號,走得太快,不慎於天橋樓梯跌倒,摔斷一節腰椎骨,「喺醫院瞓咗一個月」。但沒有想過因而放棄做義工,「幫人開心,自己又有得着。生活又唔會無聊,每日時間都安排得好好。」

  另一位義工是69歲的葉啟明伯伯,由於對社區大小事務均上心,故在聖公會福利協會,有「老細」的稱號。「老細」曾在紐澳超市任職,於2010年返港,經太太接觸聖公會福利協會後做義工,至今已九年。「大家做晨運,行過我身邊,都會同我打招呼。」

  他發現有一類長者,較為自閉,對他人難以產生信任。為幫助這類長者融入社區,他設計了一套打開心扉的「獨門秘訣」。他說,長者關心切身福利,如以領取「生果金」等長者津貼作為話題,便很易獲得對方回應。葉伯伯稱,曾遇過一位60歲男長者,他性格孤僻,行走不便,經常「匿埋自己」,又埋怨沒有義工理睬。經過葉伯伯開解後,「大家由冇偈傾,變到有偈傾。」

  葉伯伯及趙婆婆,均於昨日舉行的聖公會福利協會第22屆傑出義工獎勵計劃嘉許禮中獲得獎項。該嘉許禮共有42名義工獲「金獎」、17名義工獲「團體關懷獎」、19名義工獲「企業關懷獎」及五名獲「榮譽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