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電子支付續寫港書店新篇

時間:2019-01-14 03:17:37來源:大公報

  圖:樂文書店引入電子支付方便顧客

  開業七十五載的齡記書店因經營困難,已於上月底走進歷史。書業市道低迷,但仍有老牌書店不甘坐以待斃,拒絕成為夕陽行業,正設法開拓新客源、新支付模式自救;亦有新晉二手書店,憑着獨一無二的文史哲類舊書成功吸客,逆市擴充分店。書業早已過了黃金期,但張良無計,未必等於過牆無梯。不少書店同業努力於傳統中,摸索出破繭之法,誓要為書業翻開新篇章。/大公報記者 劉心(文) 李小榣(圖)

  老店:起碼撐多十年廿年

  「樂文書店是旺角樓上舖,已經有40年歷史,我最初點解入行做書店?好簡單,因為我鍾意書。唔鍾意書嘅人,唔會做得好書店!」坐在櫃枱後的負責人吳先生感嘆道:「不過,呢行都已經步入夕陽囉!」

  「踏入暮年」是小書店經常被標籤的詞語,就連負責人都這樣說,總算千真萬確吧?但吳頓了一頓,又補充說:「其實我覺得呢間書店,起碼仲可以撐多十年廿年。」

  說法為何前後矛盾?吳先生解畫:「書店生意比起上世紀90年代嘅黃金時期,確實大跌咗至少60%。一來睇書嘅港人減少,二來小書店即使減價吸客,但仍敵唔過連鎖書店。生意下滑,理所當然。」他續道,近年書店客源大逆轉,由原來港人佔七成,外地客佔三成,變成現時外地客佔七成,港人佔三成。新客源成為支撐小書店繼續經營的砥柱。

  「依家內地仍然缺乏文史哲類書籍,所以好多內地客落嚟,都鍾意嚟買一堆關於心靈勵志、生活健康嘅書返去,唔介意呢啲書係繁體字。多咗呢批生力軍,令生意可以維持得過去。」吳口裏雖說着書業已「無得做」,心裏卻又捨不得讓書店「摺埋」。為方便客人購書,他特意在書店引入電子貨幣付帳,方便內地客付款。

  新晉店:書迷鍾意慢慢揀

  書業變天,小書店敵不過加租爆結業潮,惟「80後」莫思維「不信邪」,偏向難度挑戰,他在2014年7月傾盡積蓄,毅然開了二手書店「我的書房」,在逆市中竟愈做愈旺,數月前再在幾個街口外多開一家分店,依然門庭若市,秘訣在賣獨特。

  「當初書店喺荃灣樓上舖,但無乜生意,日日拍烏蠅。兩年後轉咗去太子地舖,生意至漸漸有起色。我間舖可以抗衡大型連鎖書店,原因係呢度嘅書,好多都獨一無二,仲好難再搵得返。做嚇做嚇,啲書又啱街坊口味,咁就做起咗啦。」莫的書店既賣書亦收書,粗略估計,現時兩間舖約有八萬本藏書。

  一排排的書,從書櫃排到地上,雜亂非常,卻又無處不在,店裏通道只能容得下一位成年人側身走過,稍不留神,轉個身還會弄倒一幢幢的書。偏偏不少客人喜歡蹲上蹲下,在書海「尋寶」。

  客人蔡先生表示,「得閒一個人嗰陣就會嚟,搵嚇心頭好。呢度有好多早已絕版嘅文史哲類書籍,我搵到就當寶。」另一客人張先生甫進店,即放下幾本舊書,笑謂「屋企有太多書喇,擺喺度都係嘥咗,倒不如拎出嚟畀有緣人買。我自己書櫃又有返啲空位,擺啲未睇過嘅書。」

  看着客人絡繹不絕,莫思維無法相信香港書店是夕陽行業,「少人睇咗書的確係事實,但我相信鍾意睇書的人,仍然會睇。因為閱讀係一個好習慣,養成咗就好難戒掉……書迷行入書店,自己慢慢揀書,到搵到心頭好,迫不及待拎返屋企睇嗰種喜悅,係無可取代。」

  他對書店的未來充滿期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