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反填海年輕人不介意住劏房?」

時間:2018-11-14 03:16:19來源:大公報

圖:鄭國漢等38名經濟學者早前形容「明日大嶼」計劃是「上佳的社會投資」/資料圖片

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延長至5.5年,到達19年新高,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土地供應不足是公認的事實,要解決房屋土地問題,填海是無法迴避,強調香港不可以再蹉跎歲月。早前有份聯署支持「明日大嶼」計劃的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撰文,反駁反對填海造地的理由,直斥部分理由是標籤式、口號式批評,並反問:「年輕人真的不介意住劏房嗎?」/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施政報告提出填海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引起廣泛討論,林鄭月娥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回應有調查指逾四成人反對計劃時稱,香港是多元、自由社會,很難建立全面共識,施政亦沒有完美方案,但土地供應問題已討論一段日子,若為香港好,就不能蹉跎歲月。

林鄭重申填海無法迴避

林鄭月娥續稱,公屋輪候的情況已惡化至5.5年,政府有責任回應輪候公屋市民的訴求,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雖然未正式交報告,但初步觀察已提出土地供應三大重要原則,包括「刻不容緩」、「多管齊下」和「未雨綢繆」,填海是無辦法可迴避。她又提到,坊間對填海的回應好多元化,某程度視乎調查的問題如何設置,如果發問的方法是提出棕地可如何發展,之後問是否支持填海,結果就會是支持先發展棕地。但她認為,政府比較掌握土地需求、供應時間及規劃等資訊,有責任跟社會解說清楚。她重申,填海要經過特定的規劃及諮詢程序,「我們不是說明天填海或者明年填海,但今日不規劃,便難以滿足到未雨綢繆的最大要求」。

38名經濟學者早前聯署支持「明日大嶼」,並形容計劃是「上佳的社會投資」,有份聯署的嶺大校長鄭國漢在該校最新一期校方刊物《南嶺風騷》撰文提到,反對填海理由甚多,「給我一個跟現實世界落差巨大的印象:填海造地是一個陌生的新事物」,但香港自1987年以來「據說」填海面積超過7000公頃,新加坡過去50年填海更接近14000公頃。

鄭國漢稱,有人說新世代年輕人認為環境保護和天氣變化比經濟發展更重要,所以反對填海造地,但他反問:「年輕人真的不介意住劏房嗎?香港經濟沒有足夠土地支持以保持競爭力,他們真的可以找到像樣的工作和賺取足夠的基本生活費嗎?」他又說,在他接觸的年輕人中還沒有人因為環保而願意住劏房或者犧牲自己的事業發展,而社會亦要考慮其他人如中年人及老年人利益。

至於有人批評「倒錢落海」,他認為坊間估算的萬億元成本沒有任何根據,且忽視了填海獲得的土地有其價值。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