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點擊香江:「山竹」過後留下的是彌足珍貴的「香港精神」/屠海鳴

時間:2018-09-19 03:16:23來源:大公報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也是一次值得永遠銘記的重大事件。超強颱風「山竹」襲港,一時間,狂風呼嘯,海浪滔天,樹倒路塌,玻窗破碎,地磚狼藉,水漫全城……滿目瘡痍。在這場罕見的自然災害面前,香港市民同心攜手,共克時艱。從風災來襲前的全面部署,到風災來襲時的高效應變,再到風災過後的及時善後,特區政府盡職盡責,居功至偉!全港一萬五千多名公務員與「山竹」搏鬥,其中一萬餘名紀律部隊奮戰在最危險的抗災一線,令人敬佩!風災過後第一時間,市民不分年齡、職業、國籍、族裔,紛紛走上街頭,自發地清理路障,讓人感動!上班族排隊等車,秩序如故;老闆體恤員工,彈性上班;私家車及旅遊巴士義務載送,解人所難。被「山竹」襲擊後的香港,沒有相互指責之聲,沒有怨天尤人之嘆,沒有悲觀絕望之情,有的是恪盡職守的行動,守望相助的義舉,和衷共濟的動人場景。

  一場天災,測試着香港這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和諧信念和精神高度。暴虐的「山竹」已經遠去,留下的是彌足珍貴的「香港精神」,令人感動,發人深思!

  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令人尊敬

  香港臨海,颱風不足為奇。但此番「山竹」來襲,非同以往。「山竹」中心附近持續風力達每小時210公里。其兇猛程度超過了1979年的「荷貝」(中心風力每小時200公里)、2017年的「天鴿」(中心風力每小時185公里)。然而,在「史上最強」的風災中,全港無一人因災死亡,經濟損失也降到了最低,實屬不易!能有這樣的結果,林鄭月娥為首的特區政府未雨綢繆、應對得當,功不可沒!而政府公務人員、特別是一線的紀律部隊所表現出的恪盡職守的職業精神,令人尊敬!

  「山竹」來襲之前,特區政府就高度重視,林鄭月娥親自部署、協調和統籌,全力保障。正如她早前向記者所說:「我們會動員所有需要的人力、物力,希望把這一次颱風對香港的損害減到最低。」由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所負責的各項工作,亦有條不紊地推展;不在香港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鼓勵全體同事堅守崗位;保安局局長李家超主持30個部門和機構首長出席的跨部門會議,共商抗災大計。從警隊、消防、飛行服務隊、民安隊等各紀律部隊,到民政事務署、路政署、渠務署、教育局等部門都進入「一級戰鬥狀態」。可謂「高度警戒,嚴防死守」。此次風災致60間學校受災,1500多棵樹木吹倒,還有多處廣場、渠道被毀。「山竹」風災過後,政府各部門迅速投入疏導與善後工作。特別值得是警隊、消防、民安隊等各紀律部隊不顧超時工作的疲勞,連續奮戰,無怨無悔。

  無論是「山竹」來襲之前,還是掠過之後,林鄭月娥和特區政府都做到了全力應對、科學應對、精準應對,呈現出有力、有序、有效的特點,十八萬公務人員的職業精神、職業素養值得點讚!

  守望相助的互助精神,讓人感動

  「人哋做十日嘅嘢,經我哋幫手,可能變成五日」──這句由市民說出的心裏話,樸實無華,卻境界高遠。「山竹」過後,面對滿目瘡痍,許多市民正是懷着這樣的想法,自發地走上街頭,清理廢墟。

  將軍澳海濱長廊在颱風襲擊後面目全非。地磚損毀甩脫,防波堤石飛脫,欄杆、長椅亦被吹毀。住在該地的一名智利籍女子在網上發起倡議,呼籲市民清理打掃,迅速獲得響應,參與的市民越來越多。一位居民稱,見到自己的家園變成這樣,便與讀中一的兒子商量,一起參與清理。「我告訴他,人家要做十日的修建工程,可能我們來幫手,就可減為五日,幫得幾多得幾多。」一位家庭主婦說:「大塊磚頭要政府出動機器搬,小磚、樹枝居民自己就可以執拾搞掂」、「我覺得很累,但值得嘅。」

  人同此心,話同此理。守望相助,並不需要豪言壯語,而是關鍵時刻伸出手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個人力量很小,但大家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就能形成巨大合力。如此巨大的災難過後,政府部門依據輕重緩急的判斷,把主要力量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這就會導致市容市貌全面恢復的時間拖延。市民不是被動地等人來打掃,而是主動去做,恢復家園的美麗乾淨。值得嘉許!

  「守望相助」同樣體現在「山竹」來襲之前。天文台懸掛三號風球,本港市民便互相轉告,一時之間滿城講颱風,人們相互傳授貼膠紙防止玻璃窗破裂等方法。到了懸掛八號風球時,大部分公私營機構都停業停工,讓員工回家避風,家居太簡陋的市民,也聽從政府勸告,遷到臨時庇護中心暫避。

  可以說,無論是「山竹」來襲之前、還是之後,這種守望相助的互助精神處處得到體現,讓人感動!

  和衷共濟的團結精神,值得珍惜

  應對「山竹」風災,不能說盡善盡美。比如,一些大廈停水停電,住戶亦沒有做好食物和食水的儲備;民眾需求亟需的防止玻璃爆破的「膠布」,供不應求,有的商家坐地起價,更有機場附近的一些酒店「乘風漲價」。但本港市民保持了理性客觀地看待以上不足,「和衷共濟」仍是主基調,就連平日習慣於「雞蛋殼裏挑骨頭」的一些反對派人士,也未發表過激言論。

  如果把這次的情況與近幾年諸多事件相比較,更顯得難能可貴。比如,一年前「天鴿」襲擊澳門。風災過後,駐澳部隊上街清理淤泥雜物,香港的個別媒體和一些所謂「有識之士」卻對抗災非常之策過度解讀、惡意炒作的做法,令人不齒。相比之下,在這次風災中,香港社會表現出和衷共濟的團結精神,是一種可喜的變化,讓人難忘。

  香港是我們共同家園。「家和萬事興」。習近平主席去年「七一」期間視察香港時指出:「香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拚出來的。香港同胞所擁有的愛國愛港、自強不息、拚搏向上、靈活應變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關鍵所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中央政府非常關愛香港、呵護香港、力挺香港,全港民眾更須愛護自己的家園,尤其是在應對自然災害的時候,和衷共濟的團結精神不可或缺。唯有如此,才能維護我們共同家園的和諧美麗。這應是成功應對「山竹」風災給我們留下的最大啟示。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