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點擊香江:王志民讚「香港愛心」 真扶貧顯「共擔意識」/屠海鳴

時間:2018-09-18 03:16:31來源:大公報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日前會見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領導班子成員,高度讚揚香港各界愛心人士幫扶四川南江縣脫貧攻堅的作為,希望扶貧促進會努力探索「國家所需,香港所長」扶貧新模式,為內地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貢獻香港力量。王主任表示,對香港各界到內地參與扶貧的善舉,中聯辦願意給予大力協助,並積極做好支持配合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脫貧攻堅被中央確定為「三大戰役」之一。「香港愛心」以這種特殊方式匯聚到內地貧困縣,彰顯了港人的愛國情懷和「共擔意識」,是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生動寫照,值得高度讚揚和大力支持。

  主動作為,彰顯愛國情懷

  王志民主任在會見中指出,雖然中央沒有安排香港參與定點扶貧的任務,但香港各界有識之士勇於擔當,主動提出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香港有責任、也有能力參與其中,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令人敬佩。

  王主任所言極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雖然與內地有諸多不同,但在扶貧濟困這件事上,有着廣泛共識。今年三月全國「兩會」期間,港區部分全國政協委員林武、王惠貞、譚錦球、蔡加讚、黃少康等提交了《發揮香港各界人士在國家脫貧攻堅戰中作用》的聯名提案,被列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四月底,該會主要領導層全國政協常委譚錦球,全國政協委員蔡加讚、蘇長榮,全國政協委員、原中聯辦副主任林武,全國政協委員、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中聯辦秘書長文宏武等20多位籌備代表,和四川巴中南江確定扶貧方向和重點項目。五月,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和中聯辦主任王志民等見證下,蔡加讚代表和南江縣簽署《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籌)參與四川巴中南江縣精準扶貧合作備忘錄》。6月23日,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舉行成立就職儀式,宣布將協助南江縣2018年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目標。

  目前,該會已在香港各界籌集資金近8000萬港元,向南江縣第一期撥付3000多萬港元,主要用黃羊產業、教育與技術、醫療與衛生扶貧等,取得了階段性扶貧成果。

  助力南江脫貧,能在香港各界得到積極響應,短短三個月募集到如此多的善款,說明強烈的愛國情懷深植於港人心中,說明「共擔共享」意識得到香港各界的高度認可,說明中華民族「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在香港得到廣泛承傳。事實證明,無論世事如何變幻,香港同胞始終與祖國內地同呼吸、共命運,根脈相連,真情互通。

  積極探索,激發內生動力

  王志民主任讚揚各界扶貧促進會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務實有為的作風,積極配合當地政府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聚集一點、兼顧一面」的總體思路,堅持「輸血」和「造血」並舉,通過支持發展優勢產業,激活其內生發展動力。

  扶貧濟困,貴在回應困難群眾的關切。扶貧促進會相關人員不辭辛勞,多次到南江縣考察,關切當地群眾的需求。

  比如,為關愛留守兒童「童伴計劃」項目,完成25個新建村「童伴之家」陣地建設;為當地貧窮老人免費實施白內障、青光眼復明手術245例;資助500名困難家庭學生項目等等。

  扶貧濟困,難在激發困難群眾的內生動力。扶貧促進會相關人員與當地政府探討扶貧方式,選擇扶貧項目,尋找脫貧的長久之策。

  比如,扶貧促進會與南江縣政府簽訂黃羊產業扶貧基金合作協議,共同設立4000萬元人民幣,協助南江打造特色產業扶貧,幫助科研、支持基地建設、帶動150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帶動周邊產業,提高南江黃羊品牌影響。

  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既聚焦眼前,又放眼長遠;既讓香港的愛心捐款成為冬天裏的炭,雪中送炭,溫暖困難群眾的心;又讓香港的愛心捐款成為春天裏的種子,播散希望,助力困難群眾為美好生活奮力打拚。

  與「九八洪災」、「汶川特大地震」募集善款不同的是,此番參與內地扶貧,實現了深度介入。由於成立了香港首個民間扶貧機構,確保「有人辦事、有機構辦事」,直接參與善款的使用和管理,放大善款的使用效益,這是工作機制上的一個很大跨越,值得推廣。

  愛心為橋,促進相融互通

  地處中國西部內陸的南江縣,與香港遠隔萬水千山,若不是扶貧把兩者連在一起,絲毫不會引起香港市民對這個貧困縣的關注。可以說,扶貧促進會在兩者之間架起了一座愛心橋樑。

  扶貧的橋樑能夠架通,得益於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的謀劃與推動。總書記多次強調,脫貧致富不僅僅是貧困地區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要努力構建大扶貧格局,動員和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貧困宣戰。

  就在筆者撰寫本文時,港區又一批愛心使者踏上了到四川都江堰的資教助學之旅——港區澳區上海政協委員,自發捐款向災後重建的都江堰老師同學再獻愛心。這種事例,不勝枚舉。香港同胞相信,在扶貧征程上,「香港力量」不可缺席。

  扶貧的橋樑能夠架通,得益於中國脫貧的顯著成效。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已成功讓七億多人擺脫貧困,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創造了「中國奇跡」。香港同胞相信,只要大家幫一把,就能使更多的人擺脫貧困。

  扶貧的橋樑能夠架通,得益於國務院扶貧辦、港澳辦、香港特區政府、中聯辦的高度重視和支持,這些機構高度重視政協委員提案的重要意義,充分肯定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在提案辦理期間已經做出的成果,大力支持香港各界參與國家扶貧攻堅戰。香港同胞相信,善舉必能得到多方幫助,最終取得成功。

  扶貧的橋樑能夠架通,得益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千年滋養。香港和內地同屬一個中國,千百年來,中華傳統文化中「仁者愛人」、「利己達人」、「度人即度己,利人亦利己」等理念深入人心,樂善好施、扶貧濟困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香港同胞和內地人民擁有共同的價值取向。香港同胞相信,應該始終堅守我們共同的根和魂。

  「香港愛心」助力南江脫貧,僅僅是一個開端,隨着「共擔共享」理念深入人心、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向縱深,相信類似的事例還會很多,「國家所需」和「香港所長」將會有效對接,形成香港和祖國內地同發展、共繁榮的巨大力量,推進「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