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邨越街坊情 共享深水埗DNA

時間:2018-08-12 03:16:29來源:大公報

  圖:「美荷樓」展開本地公屋歷史第一章,更堪稱本地「共享單位」鼻祖

  深水埗,穿梭亂中有序、舊店新舖林立的街道「尋寶」,衣食住行包保有收穫。坐落於香港九龍核心地段,本港最早期的工商業地帶,深水埗經歷逾半世紀高速發展,卻與香港繁盛一面形成最大反差。有本地遊「搞手」認為,「(深水埗)獨有的DNA(基因),其他區難以比較!」至今保存上世紀50、60年代景況,滿載昔日港人艱辛、道地的草根回憶與街坊情。香港旅遊發展局今年擬重點向旅客推廣該區特色。/大公報記者 謝進亨(文) 蔡文豪(圖)

  談及草根生活,港人起居飲食中,向來以「住」的煩惱最大。深水埗昔日作為全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談起區內地標建築,不得不提美荷樓。它既展開本地公屋歷史第一章,令本港現時約三分一人口享有安樂窩,更堪稱本地「共享單位」鼻祖。

  公屋草根生活 原味呈現

  時光倒流至1953年聖誕平安夜。美荷樓前址,即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災,一夜間燒毀逾2500間木屋,逾五萬人痛失家園。為安頓災民,政府翌年就地興建徙置大樓。經過50年風雨後,美荷樓2004年完成「原有使命」。及後它逃過被拆厄運,2010年獲評為本地二級歷史建築,五年前活化翻新為青年旅舍,地面和一樓位置則改為「美荷樓生活館」。

  登門造訪,公屋昔日面貌原汁原味地呈現眼前。每戶單位面積劃一為120平方呎,入住五個人(兒童以半個人計),相比近年樓市上新落成、實用面積不足200平方呎的蝸居單位,更見細小。碌架床、帆布床床位不足,住戶難免要「瞓床下底」。煮食爐具則設置於大門外走廊,窗外掛滿曬衣,構成萬國旗飄揚奇觀。其餘「共享」空間同樣物盡其用,每層中央走廊設有公共廁所、浴室;天台空間用作辦校,解決基層兒童入學問題;大樓地下則開設商舖,售賣日常乾糧雜貨。

  昔日公屋生活環境擠迫、惡劣,本地文化旅遊企業「活現香港」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陳智遠(Paul)自幼在黃大仙美東邨長大,自然熟悉不過。作為「屋邨仔」,他向旅客介紹時總會娓娓道來,基層生活縱然艱辛,但居民但求「有瓦遮頭」,甚少怨言。「安居」繼而「樂業」,每戶屋簷下,居民向上流、努力奮鬥的故事,抑或是鄰里情等,無數「香港獅子山下精神」叫人津津樂道。

  鄰里互助精神 口耳相傳

  美荷樓歷年無數住客中,以蜚聲國際的本地大導演吳宇森最廣為人知。他七歲隨父母由內地遷港,原打算移居台灣,但因無情火而告吹,在龍蛇混雜之地度過童年歲月。熱愛電影的他,流連區內電影院,其間曾得罪流氓地痞,幸得鄰居出手相救保住性命。不一樣的童年經歷,使他執導的港產電影《喋血雙雄》、《英雄本色》,把「暴力美學」詮釋得淋漓盡致。

  上世紀60年代任職石硤尾區小學的王校長憶述,「學生無錢交學費,學校又要準時上繳政府,很多時候學費都會由老師代交。」80年代遷入美荷樓的羅太則分享,「以前返工放工行過走廊,次次都會同隔籬阿婆打招呼!」鄰里互助精神,憑老一輩口耳相傳,Paul認為,親身走入毗鄰的石硤尾邨,體會更深厚、真實。作為「尋寶」路線「必睇位」,最令外國旅客嘖嘖稱奇是,細小的屋邨密度高,住戶多,但平台連接而成的小社區,涼亭、公園、遊樂場及球場俱備。老街坊平日聚首「打嚇牙骱」,足見鄰里情至今不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