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掃一掃看全文
【大公報訊】8日,《人民日報》刊發金社平文章,題為《我國經濟發展有利條件沒有改變》。文章指出,站在2024年歲末,回看今年中國經濟的整體表現,一、二、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分別增長5.3%、4.7%、4.6%,前三季度增長4.8%。9月以來,隨着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顯效,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總的看,我們「有充足信心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目標」。
文章指出,對於今年中國經濟的表現,無論作何評價,都避不開一個詞:「來之不易」。向外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向內看,國內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結構調整帶來陣痛……形勢嚴峻複雜,任務艱巨繁重。頂住壓力、攻堅克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定信心、真抓實幹。成果充分說明,「我國經濟的基本面及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並未改變」。
「14億多中國人民整體邁入現代化,意味着形成一個超過現有發達國家規模總和的巨大市場。」以汽車為例,截至6月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只有2472萬輛,後續需求源源不斷。事實證明,有超大規模市場這個最稀缺的資源,經營主體長期穩定發展就有廣闊疆域,科技創新就有深厚土壤,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就有堅強後盾。
文章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重要部署。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協同推進其他領域改革,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將持續增強。今年,中國有望完成「5%左右」的增長預期目標,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繼續保持在30%左右。這樣的「穩定表現」,充分說明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