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學者建言/地鐵挖隧工程 須嚴控土層平衡

時間:2024-12-06 05:02:33來源:大公报

  根據相關學者研究,深圳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由於採取了先地上後地下、高速度建設、高負荷使用、輕維護保養的發展模式,地下施工密集,基礎設施老化導致了安全風險交織錯雜,地面坍塌事故高居不下。

  據2022年發布在《地質科技通報》期刊的論文《深圳城市地面塌陷災害特徵及其成因分析》介紹,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體受自然因素作用或人類工程活動影響向下塌落,並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災害的一種現象或過程,具有隱蔽性和突發性。從深圳市2016-2020年統計數據來看,管網破損是造成地面塌陷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工程施工影響。

  據該論文介紹,地鐵隧道施工容易造成地層擾動,大量地下水滲出,使管線上部或者周圍鬆散土體中的泥沙被帶出,逐漸出現空洞,最終導致地面塌陷。深基坑施工期間常常會有降水,在降水過程中,地層中細顆粒土被帶走,原來的土壤平衡被打破,土層逐漸出現空洞,最終導致路面塌陷。地下管線明挖施工後回填不密實,土體疏鬆,在地下水和路面車輛荷載等多種因素影響下,極易發生流砂現象,路基形成空洞,最終發生地面塌陷。

  該篇論文建議,應該加大對地下管網破損情況的排查工作,並嚴格控制地下工程建設施工標準,減少此類地面塌陷事故發生幾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