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春沐源智慧果蔬夢工廠利用先進技術精準控制溫室條件。\大公報記者李紫妍攝
11月30日下午,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2024廣東高質量發展採風活動來到位於河源市源城區的「春沐源智慧果蔬夢工廠」,考察當地現代智慧農業的發展情況。考察團一行來到「華南鋸齒型植物智能溫室」,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基地生產科技含量和無人化程度非常高,能夠在廣東各種氣候狀況下保障供港果蔬的生產。有成員表示,通過這次參觀可以預見,未來大灣區內城市間在農業科技和食品安全領域的合作將更加緊密。\大公報記者 李紫妍、田欣妍河源報道
「春沐源智慧果蔬夢工廠」是河源市24家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中的一員,也是深圳企業春沐源對口幫扶河源市發展的成果之一,其打造的超級單品「春沐源」品牌櫻桃番茄已經登陸香港百佳、Ole、山姆、百果園、盒馬鮮生、京東等知名線上線下平台,是供港果蔬的重要品類。香港紫荊雜誌社記者郭孟琦表示,在大灣區的整體發展規劃中,農業雖不是主角,但對於實現區域內生活品質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這次參觀可以預見,未來大灣區內城市間在農業科技和食品安全領域的合作將更加緊密。」
有責任將中國好產品向外推廣
「我試吃了他們培育的番茄,特別好吃,而且一共有6種顏色品種,非常值得大力推廣,而且不僅推向大灣區,甚至是走出國門。」國際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劉斯協表示,他作為海外華媒十分有興趣也認為有責任將中國的好產品向外傳播推廣。如此清甜可口的番茄果,其實科技含量滿滿。春沐源農業技術負責人朱紫嬌介紹,他們會對種苗進行嚴格的品類篩選,然後在培育中通過對營養液的調配,調控果實的甜度,使其達到符合大眾市場的最佳口感和口味。
為了保障果實的健康和天然,同時提高授粉率,他們拋棄了日光溫室常用的激素授粉,選用成本更高的熊蜂授粉。朱紫嬌還介紹,為了適應廣東地區多雨潮濕的天氣,其在河源投資建設了150畝新型「華南鋸齒型植物智能溫室」,這種溫室大棚將開窗設計成鋸齒形,可以減少雨水滲漏,避免華南地區多雨天氣對大棚環境的破壞,保障基地在各種天氣狀況下的正常運行。例如在今年上半年廣東地區連續3個月的高強度降雨情況下,許多日光溫室種植的番茄秧苗早就被雨水淹死了,但他們通過控制溫室環境成功避過了雨季的威脅。
無土栽培 溫光水傳感器雲計算
朱紫嬌介紹,目前整個基地的生產科技含量和無人化程度都非常高,能夠在廣東各種氣候狀況下保障供港果蔬的生產:「整個溫室我們是用椰糠進行無土栽培,發展設施農業,所有的溫、光、水全都是用搭載的傳感器雲計算,利用數據分析去做決策。」她介紹,技術人員只要在系統上設定好參數,大數據會根據室內安裝的傳感器獲取各項數據,自動調整環境條件、灌溉時間、水量等,基本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無人化操作,「現在一線生產需要用的人工,包括農事、採收的人員,最高峰期大概100人就可以完成整個河源150畝大棚的工作。」
朱紫嬌介紹,為了適應香港市場,其供港的櫻桃番茄通常採用比內地包裝更小的規格,並且都是選取24小時內採收的最新鮮的果子。生活在香港的香港紫荊雜誌社記者郭孟琦自己也是供港果蔬的消費者,她表示隨着大灣區建設的推進,農業科技的創新和應用將成為鏈接大灣區各城市的重要紐帶之一。河源的現代化農業實踐不僅提升了自身的經濟發展,也為大灣區的食品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們親眼見證了農業科技的力量,更讓我們了解了農業在區域發展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