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22年范長江行動 甘肅雲採訪/敦煌文化行者 探尋保育新路

時間:2022-09-28 04:24:55來源:大公报

  圖:工作人員在莫高窟洞窟進行數字化作業。

  近年來,敦煌文化通過各種形式,走進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敦煌文化與現代藝術審美迸發火花,許多年輕人以各種嶄新的方式感受體驗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近日,「2022范長江行動」甘肅行的學子透過雲採訪,了解蘭州大學成立文化行者團隊的故事。蘭州大學文化行者團隊成立於2009年,至今已走過十三個年頭。從社團到公益組織,再到孵化項目落地,這個以「文化行者」命名的學生社團,希望通過青年視角探索文化多樣性,推動世遺可持續旅遊發展。\大公報實習記者 曹潔

  談及文化行者團隊的項目服務時,負責人魏家瑋對其中一項服務項目「青年敦煌之友計劃」印象深刻。魏家瑋說,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莫高窟作為甘肅最具文化影響力的一張名片,每年吸引了大量中外遊客慕名而來。為了提高暑假人流量高峰期的遊客體驗,文化行者與敦煌研究院反覆溝通,為高峰期遊覽日提供秩序維護、義務講解、遊客互動等志願服務,並積極應對服務期間各種挑戰。

  港澳志願者參與講解工作

  敦煌莫高窟的志願服務活動中,很大一部分志願者是從港澳地區而來。在敦煌,六七月份的溫度高達40多度,志願者們穿防曬衣、戴遮陽帽、拿着小喇叭,「請大家按照秩序排隊」……同樣的話一說可能就是整整一天。「即使曬傷,甚至中暑,他們自己都會解決,不會給我們說。」魏家瑋感嘆道,「有些南方來的姑娘幾天下來,臉和脖子就被曬成了兩個顏色。」

  與一般景區不同,各種原因下,敦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正處在危機中,當地導遊帶遊客遊覽時,整個敦煌面臨的危機,尤其是壁畫的消失,是景區的講解內容之一。因為敦煌地處沙漠,黃沙滾滾,風蝕和沙蝕都很嚴重。面對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人們一直都在想辦法「搶救」和「補救」。拿莫高窟來說,原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就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如果40個人在一個洞窟裏呆上半個小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升高5倍,空氣相對濕度上升10%,空氣溫度升高4℃,這會對洞窟內十分脆弱的壁畫、彩塑的保存帶來嚴重的潛在威脅。因此,保護壁畫已成為當下很重要的洞窟旅遊控制指標,莫高窟也是一直都對此有嚴格的控制。

  蘭州大學的志願者團隊懷揣「鼓勵並支持更多中國青年關注、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期許,一直致力於敦煌文化創新與保護服務。2021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公布2021年文化和旅遊領域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典型名單,蘭州大學文化行者團隊、青年敦煌之友協會申報的《樂遺計劃──甘肅省世界遺產可持續旅遊及青少年文化培育志願服務項目》獲評最佳志願服務項目。

  敦煌文化節目成傳播新模式

  從《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上新了,故宮》,到《登場了!敦煌》,一系列文化節目或文化綜藝的熱播,以高清畫質呈現遙遠或神秘的文物,以及難得一見的細節。遊客們告訴志願者,他們喜歡近些年來在文化傳承與保護上做出的新改變。在多元發展的融媒體時代,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不能生搬硬套,要與時下先進的文化元素相融合,合理重構文化,引導內容出圈,在多形態傳播中創造無限可能。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