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Rensing的學生為其慶祝生日。\受訪者供圖
美國出生、德國長大的Rensing在美國做博士後時認識了很多中國朋友,並由此開始了解中國文化。Rensing特別賞識中國「重義氣」的精神:「《西遊記》中豬八戒有時候會耍小脾氣脫隊,但是在師傅唐僧遇險的時候他一定回來,不離不棄,重義氣。」
而Rensing本人也是一位對學生負責的「義氣老師」。2017年,哥本哈根大學一位35歲突尼斯籍學生向Rensing的實驗室提出申請做博士後獲得了同意,但隨後政策發生變化,這位「高齡」博士後因超齡得不到上級經費支持。「我們發出了offer,說到就要做到,我們團隊自己給錢。」當時Rensing的實驗室剛投入使用,團隊經費壓力較大,但Rensing想辦法縮減團隊支出,支持該博士後的研究。Rensing還帶着助理李圓萍一起幫這位學生購買水壺、被子等日用品,費用都是Rensing自掏腰包。
周末,Rensing常常請學生一起出去吃飯、唱歌,還會帶很多吃的回學校分給其他學生。「每年我過生日,我們會去吃火鍋、KTV,中國的團隊像一個大家庭。」Rensing說。
Rensing的辦公室懸掛着「天道酬勤」的字幅,Rensing覺得勤勞是中國人的標誌。「中國的學生都特別的勤奮,我的團隊也特別勤奮,我特別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