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全球頂尖微生物科學家Christopher Rensing博士向記者講述他的中國情緣。\大公報記者何德花攝
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59歲的微生物學家Christopher Rensing於1998年被診斷患有影響下肢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着病情蔓延,2009年起他不得不借助電動輪椅替代步行。但從2016年開始,福建省福州市成了Rensing的「福地」,他在福建農林大學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環境微生物學實驗室,開啟了人生新篇章。「中國重視科研人才,充分保障每個人的發展空間和舞台。」Rensing在盛讚之餘,致力協助中國提高環境微生物研究水平,以回報他在中國受到的重視與照顧,「我會盡己所能多為學校做些貢獻。」\大公報記者 何德花
2021年1月,因疫情身在美國的Rensing在Nature官網發文「My international career journey as a disabled scientist 」(我作為殘疾科學家的國際科研生涯),講述自己因疾病導致行動能力減退後,在中國福建農林大學支持下組建自己實驗室的故事。
「中國的美食和中國人,都給我『暖烘烘』的感覺。」說起與中國的情緣,Rensing反覆說「we are family」(我們是一家人)。
2008年,Rensing到福建廈門進行學術交流,「這裏的食物太好吃了,我覺得來中國工作生活一定非常有意思。」與此同時,坐上輪椅的Rensing也逐漸意識到,因為疾病和身體上的不便,有些僱主對他的能力會抱有較低的期望,Rensing因此對無法再在學術領域發展和退休後的生活產生擔憂。
「中國保障每個人發展空間」
接觸之下中國對人才和科研的重視令Rensing驚喜:「福建農林大學給了我啟動資金,以實現我成立實驗室的抱負。」2016年,Rensing成為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全職特聘教授、環境微生物學研究所負責人,學校為他改造了無障礙公寓、辦公室和實驗室,五年來,Rensing的研究所從無到有,從最初的兩人發展到現在二十多人。「我在中國定期體檢、針灸和按摩,相關費用有些可以由醫療保險支持,減輕了我的經濟壓力。」Rensing說。
「中國重視人才,充分保障每個人的發展空間,也非常重視資源與環保以及疾病的基礎研究。」Rensing說,他所從事的微生物研究在歐美一些一流大學或研究機構得到的經費支持並不多,但中國這方面的支持每年在增加。「購置實驗室器材花費不少,我們向學校申請,學校審核後就會追加研究經費。我們還向國家和福建省申請研究項目獲得經費,真是太棒了。」
引進專家 潛心培育下一代
Rensing覺得他在中國受到重視和照顧,需要多做貢獻來表達謝意。作為世界頂尖微生物學家,Rensing帶領團隊研究微生物在重金屬壓力下的應對,希望以微生物手段修復廢棄礦區環境。他還與福建省立醫院專家合作研究毒性細菌,也開展對新冠肺炎的研究。由福建專家組成的赴菲律賓抗疫醫療專家組帶去的英文版中國抗疫經驗手冊就是由Rensing翻譯。此外,他利用自己在國際學術界的聲望和人脈,積極推薦多名學生去國外一流高校交流,也協助引進國際微生物專家到中國高校任職,提高中國微生物研究水平。Rensing說,作為科學家在中國教育下一代,就是「智慧中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