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解讀/保障隱私 維護消費者權益

時間:2021-07-29 04:24:48來源:大公报

  近年來,由於人臉識別等新技術的快速推廣和廣泛使用,內地「人臉識別」信息洩露問題日益凸顯。

  去年7月,有不法分子在電商平台販賣人臉信息被曝光。不法分子以5毫子一份的低價打包出售後,被盜的人臉信息被用於虛假註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這只是內地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的冰山一角。事實上,近年來,杭州、深圳等地警方破獲的盜用公民個人信息案中,犯罪嫌疑人均使用了這一技術。

  內地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專家李悅坦言,隨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已被廣泛用於生產、生活等場景,商家通過採集消費者人臉信息,分析他們的性別、年齡、心情等,從而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不過,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人臉信息被以盈利為目的地獲取、洩露,給消費者帶來法律、健康等層面的嚴重損害。

  植信投資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張秉文認為,任何企業都不能任意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且在收集、處理用戶信息時需先徵得用戶同意,其「隱私條款」也須以清晰、簡潔、直白的語言或其他形式向用戶說明,呼籲平台企業維護好客戶數據的隱私性。李悅相信,最高法從人臉識別使用場景、用途、個人意願等方面做出明確規範,將促進中國個人信息安全及消費者權益保護,也將為未來互聯網市場中的信息使用、APP軟件設置等提出一定的要求與標準。\大公報記者 趙一存、倪巍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