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北京觀察/擴大朋友圈 拆解「小算盤」\馬浩亮

時間:2021-04-06 04:25:34來源:大公報

  從3月下旬到4月初,中國外長王毅的行程是名副其實的「馬不停蹄」。3月22日至23日在桂林會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4日至30日,密集出訪沙特、土耳其、伊朗等中東六國,創下了中國外長一次訪問最多中東國家的紀錄;31日至4月3日,在福建接待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韓國五國外長,其密度同樣是外交史上罕見的。

  這一連串外交活動,緊接中美安克雷奇對話之後,不亞於是一系列大範圍的宣介會,進一步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增加政治互信。而許多國家外長接踵訪華,亦堪稱「用腳投票」,表明不會按美國的意願選邊站,對多邊主義、中美對話合作表達支持。這種務實選擇,着眼的是國際社會的最大紅利。因為如若任由美國一味挑起對抗,勢必波及國際社會的和平團結,其他國家也將難逃大國地緣爭奪的負面影響。

  拜登政府之後,目前基本延續了特朗普的外交路線,對華外交從貿易摩擦、技術封鎖,繼續向政治操弄、意識形態打壓升級。美方操弄「五眼聯盟」「七國集團」,還意圖借「四邊機制」在印太地區再搞圍堵中國的小圈子。「五」「七」「四」這些「小算盤」的背後,就是企圖掀起反華大合唱,壓縮中國的國際空間。死抱「修昔底德陷阱」執念,以冷戰思維、遏制思維劃分陣營,製造對抗。民族主義、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而中國始終秉持有理有節的務實態度。主權安全的底線不放鬆,對話合作的大門不收緊。除了在安克雷奇重啟雙邊直接對話外,王毅與十幾個國家的密切接觸,擴大了朋友圈,凝聚了共識,為中國外交進一步夯實了國際合作基礎。這一輪接觸極具現實意義,也有充分的獲得感。尤其對於西方持續炒作的抗疫、人權等話題,鞏固基本盤,尋求公約數。

  例如,在疫苗問題,各國響應中國立場,即抵制「疫苗民族主義」,消除「免疫鴻溝」,而非搞「疫苗外交」。在人權方面,共同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的霸權行為。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伊朗、沙特、土耳其、馬來西亞、印尼既是要重要地區性影響的國家,也是伊斯蘭世界的代表性力量。中國做大做強友好合作「蛋糕」,對於在國際上拆解美國的「小算盤」具有很重要意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