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大公訪談/「港背靠祖國 融入灣區利展所長」

時間:2020-09-17 04:24:54來源:大公報

  圖:林毅夫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香港背靠祖國,融入整個大灣區的發展,相信香港可以繼續維持在中國大地中最高經濟發展水平的地位/資料圖片

  「十四五」期間香港如何揚我所長、避我所短,發展自身?近日,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教授在接受大公報獨家專訪時指出,香港跟大灣區結合在一起,利用金融和高科技人才教育的優勢,結合深圳、珠海、廣州、東莞、佛山等地的製造業優勢,背靠祖國大陸,融入整個大灣區的發展,相信香港可以繼續維持在整個中國大地中最高經濟發展水平的地位。/大公報記者 孫 志

  談及中美競爭合作,林毅夫認為,從外部環境看,對中國有長遠影響的會是美國的貿易政策以及對中國相關產業的惡意打壓。美國一來為了維持其霸權,二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沒做好,甩鍋,製造中美關係的緊張。與美國關係的緊張,估計會是長期問題。他強調,我們願意跟美國繼續維持友好合作的關係。但如果美國想封鎖我們,我們也要繼續開放。中國的發展有利於全世界愛好和平、參與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國家。以下是訪談的下篇:

  防疫得力 影響有限

  大公報 您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於中國經濟影響會是怎樣的?

  林毅夫 我認為新冠肺炎疫情首先來講,從傳染病的角度看應該是短期影響,因為短期會要封城、社會隔離,就會抑制消費,也會影響生產,會導致中國以及世界各國經濟的衰退。但從長期來講的話,並不會真正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因為機器設備還在,人也都還在那個地方嘛。所以一般講起來,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疫情一樣只要防控好,半年一年影響很大,但是半年一年以後的經濟反彈也將會比較明顯。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可能是負4.9%的增長,但是明年全球的經濟可能就會變成正的5.4%的增長,美國今年負8%的增長,明年可能增長4.8%,所以只要防控得好,單就新冠肺炎疫情來講,影響應該是短期的。

  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的確存在。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可能無法像中國那樣的有效防控,可能會持續、反覆爆發,給中國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帶來負面影響。不過,不管外部環境如何,把政府提出的「六穩」、「六保」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相信中國經濟全面向好的格局不會改變。

  對中國有長遠影響的,會是美國的貿易政策,以及對中國相關產業的惡意打壓。美國一來為了維持其霸權,二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沒做好,甩鍋,製造中美關係的緊張。與美國關係的緊張,我估計會是一個長期的問題。

  中國現在經濟規模越來越大,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2014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美國,根據預測,到2030年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也會超過美國。十九大提出到2050年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相信到那時候中國人均GDP應該可以達到美國的一半,但我們人口是美國的4倍,所以中國經濟規模可能是美國的兩倍。

  美國現在是全世界最大經濟體,全世界的強國,也是現在世界上唯一的霸權國。經濟是基礎,美國現在對世界有這麼大的影響,是他的經濟。從19世紀末,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所以他在全世界能夠維持他的霸權地位。從美國歷史來看,哪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規模達到他60%多的時候,他開始打壓了。對於80年代日本就是這樣的例子。美國目前對華採取這些措施,一方面是國內政治的需要,但更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中國的穩定和發展,美國相形見絀,感到威脅到他的霸權地位。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強大了也不會到國外找殖民地或是霸凌其他國家。但是美國從自己和西方國家過去的歷史表現看,逢強必霸,以為中國會和他們一樣強大了就到國外找殖民地,壓榨其他國家,但是,這是不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中國弱時追求的是民族復興,強時主張的是繼絕扶傾,鄭和下西洋沒有在國外找殖民地,抗美援朝、中印衝突、自衛反擊,中國都是打完了就撤兵回國,沒在國外駐軍,殖民掠奪,沒有去強壓他國。中國的發展有利於全世界愛好和平、參與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國家。

  不管美國對我國採取什麼政策,只要我們自己上下齊心,保持定力,以處變不驚的心態,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堅持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得道多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勢不可擋。

  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

  大公報 您剛才也提到了中美關係,其實中美目前的衝突還是源於美國自身實力的下降和他的不自信,從而對中國採取脫鈎和打壓,有人就判定這是「新冷戰」。未來這種趨勢會愈演愈烈嗎?您認為中國該如何應對?

  林毅夫 我們一直強調貿易是互利雙贏,到現在我們還是這麼認為。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達沃斯論壇就講,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我們願意跟任何國家搞好關係,中國的發展不僅有利於中國,在全球化下也有利於其他國家。比如說從2008年以後,全世界30%的增長來自於中國,中國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成長和市場擴張的動力來源。中國的增長不僅有利於中國,也擴大了全球市場,有利於世界。

  在未來我們同樣持這種態度,我們願意跟美國繼續維持友好合作的關係。但是,這並不完全取決我們嘛。不過,全世界不就只有美國,儘管美國是大國,現在佔全世界經濟的比重也就是22%左右吧。其他國家加起來還有接近80%。如果美國想封鎖我們,我們也要繼續開放,和美國之外佔世界經濟接近80%的國家攜手合作繼續發展。

  所以,我們面對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同時,還需要繼續深化改革,只有這樣,才可以不斷地享有改革紅利,不斷地推進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讓中國的發展不僅帶來中國福利的增加,生活的改善,而且同時成為其他和中國友好貿易的國家創造就業,提高收入,改善民生的一個動力來源。

  對港未來 抱持信心

  大公報 下面想問一個關於香港的問題,「十二五」規劃港澳單獨成章,香港在國家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增強。您對於「十四五」時期香港未來的發展有什麼建議嗎?

  林毅夫 任何經濟體要發展好都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並用外部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香港自身的優勢非常明顯,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有很好的大學,培養了高科技人才。香港本身也有不足的地方,內部的市場小,製造業是短腿,勞動力不足。像高科技行業,用經濟學家的術語就是規模經濟非常大,分工非常細,產業鏈非常複雜,必須在一個比較大的區域,發揮每個城市每個地方的優勢,互相補充才能夠在全球競爭格局中更有競爭力,所以,國家提出了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渝雙城經濟,還有粵港澳大灣區等等區域政策。如果香港跟大灣區結合在一起,利用金融和高科技人才教育的優勢,結合深圳、珠海、廣州、東莞、佛山等地的製造業優勢,背靠祖國大陸,融入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我相信香港可以繼續維持在整個中國大地中最高經濟發展水平的地位。

  有效市場 有為政府

  大公報 您所創立的新結構經濟學理論核心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如何運用這一理論按照比較優勢發展各地經濟?

  林毅夫 不管在哪個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一定是政府和市場「兩隻手」都要用好。勞動生產率水平的不斷提高,需要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而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是需要企業家的積極探索。同時,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也有很多問題依靠企業家自身是難以解決的。例如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制度的規範、法律制度的完善,夯實這些基礎,才能讓新技術、新產業的潛力發揮出來。

  即使在發達國家也是這樣,一方面靠市場競爭,給企業家提供激勵、提供機會;另一方面,靠政府來幫助企業家解決企業解決不了的事情。所以,經濟改革和發展的成功,一定需要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兩隻手」一起用。

  而這也正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我們有一個有為的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也越來越重視市場的作用,從這次新冠疫情防控過程就充分體現出來。

  舉個例子來說,疫情防控對其他國家和地區來說是一次「開卷考試」,對我國來說則是一次「閉卷考試」,我們在這個答題過程中很快了解到問題的本質,採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