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磁熱治療造影狙擊腫瘤

時間:2020-08-03 04:24:36來源:大公報

  千年對於生命不可謂不短,然而對中國科學院院士潘永信研究的、從幾百萬年到幾十億年前不等的古地磁而言,無疑是小巫見大巫。驟眼看來,古地磁研究似乎難以創造直接經濟價值。不過,這些基礎性的研究為各種應用技術提供理論支撐,而潘院士亦將研究領域拓展到生物地磁學的醫學應用上,在磁小體、磁性鐵蛋白等生物磁性納米礦物方面取得突破。「生物磁性納米顆粒,可以在腫瘤的成像甚至治療方面取得作用,我們嘗試着做一些應用的可以回報社會的事情。」潘永信說。/大公報記者 馮 雷

  作為一位古地磁學科學家,潘永信已經在這領域躬耕幾十年。他曾經在一次科技會議中表示,「我是做地球物理研究的,這些年一直在探索它和生命科學的交叉。」因此,他的研究領域除了岩石磁學、地球磁場古方向和古強度變化外,也延展到生物地磁學和環境磁學等應用。這是一個全新的方向,顯示了中國在世界地磁學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

  成果豐碩 擁四發明專利

  潘永信提出了生物與地磁場協同演化的觀點,在磁小體、磁性鐵蛋白等生物磁性納米礦物的礦化機理研究方面也取得突破,推進了生物地磁學的應用研究。根據公開資料,潘永信在該領域參與取得的授權國家發明專利有四項,包括雙向收斂磁細菌收集裝置、一種單分散性人鐵蛋白的製備方法、一種雙功能腫瘤診斷試劑及方法,以及一種具有細胞結合性的磁性納米材料及其生物醫學應用。

  儘管經已建樹頗豐,享譽海內外,潘永信仍一直追逐着科學的前沿。據中國科學院官網去年三月一日的信息,潘永信等人成功通過生物仿生礦化,合成了鐵蛋白殼內含有赤鐵礦/磁赤鐵礦的磁性鐵蛋白鐵氧化物納米顆粒。研究結果表明,磁性鐵蛋白納米顆粒具有固有腫瘤生物靶向性、鐵氧化物核粒徑可控、生物相容性高等明顯優勢,具備研發高品質T1和T2磁共振造影劑的優良條件。這項研究也是基於鐵蛋白殼多功能磁性納米材料用於診斷和治療一體化試劑研究的新進展。

  在本身的地磁學研究領域,潘永信也取得了眾多科研成就。他確定了菱鐵礦等多種礦物的熱─磁變化規律,拓展了岩石磁學理論和應用範疇。通過末次冰期黃土的相對古強度研究,論證了黃土等記錄地磁場變化的可靠性,揭示出了1.2百萬年以來黃土層至少記錄了七個地磁漂移事件。

  反覆求證 探索「地磁之歌」

  古地磁信息,記錄在某些岩石和沉積物裏。幾十億年的磁場變化,可通過測量不同時期地層岩石的磁性記錄來確定。潘永信的導師、中科院院士朱日祥曾就古地磁研究打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地磁場(變化)在歌唱,岩石與沉積物是磁帶,我們的任務就是讀磁帶。」要在不計其數的「磁帶」裏讀出古地磁的「歌唱」實非容易,但潘永信在這繁瑣的工作中自得其樂。他以為這是科學的魅力所在。

  「我們在這研究探索過程也很苦惱,但一旦做到了,很興奮喜悅,或許只能感受不能言傳。」潘永信說,一些課題一做可能需要幾年,反反覆覆的求證和實驗,過程煎熬,但是知道目標在哪裏,會堅持下去。他坦言,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一些新的探索。而他的研究成果,也將成為後來者的階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