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院士科研系列㊂/朱日祥 鑽頭長「眼」狩獵地心寶藏/大公報記者 馮 雷

時間:2020-07-29 04:24:42來源:大公報

  中國是世界能源消費大國,而能源對外依存度也在逐年升高。如何將國家能源命脈掌握在自己手裏?二○一六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向地球深部進軍是我們必須解決的戰略科技問題。時隔一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朱日祥帶領團隊推進的「深部資源探測核心裝備研發」專案順利交卷;並再接再厲啟動集傳感、控制、精密製造於一體的「深層油氣開發智能導鑽裝備」項目,破解地下六千米高溫環境下深層油氣勘探的世界級難題。

  「長期以來,國際上大型探測裝備的研發和生產掌控在少數大公司手中。它們只租不賣,價格昂貴,還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朱日祥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說。「深部資源探測核心裝備研發」於二○一三年開始研製,遴選了衛星磁測載荷、航空超導全張量磁梯度測量裝置、深部礦床測井系統、組合式海底地震探測裝備等八套深部資源探測裝備。

  經過四年艱苦攻關,多項關鍵技術突破了航太級磁通門磁強計、質子旋進磁強計、低溫超導磁強計與磁梯度計等制約我國深部探測裝備發展的核心部件。項目驗收專家組認為,研製的八套裝備多項關鍵技術填補了中國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打破國外壟斷與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為我國實施「攻深探盲」提供了核心裝備,支撐了「向地球深部進軍」國家戰略。

  精準高效 如地底巡航導彈

  另外,「深層油氣開發智能導鑽裝備」則被稱為「地下巡航導彈」,集傳感、傳輸、控制、精密製造等高端技術於一體,耐高溫高壓,實現「想往哪走就往哪走」。其中,深層旋轉導向鑽進技術借助高精度鑽具姿態測量技術,實現3D高效、智能鑽進,在山東勝利油田試驗效果矚目。

  智能導鑽技術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創新水準的標誌,有力解決我國石油工業「卡脖子」與「走出去」的問題,也助力國家搶佔未來能源革命戰略制高點。朱日祥透露,此番兩大項目的成功,宣告着中國在該領域打破了國際壟斷,兩大項目也即將在河北衡水轉化投產。

  破解百年難題 揭秘金礦形成

  朱日祥團隊還建立了「克拉通破壞」理論。克拉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陸塊,缺乏明顯的火山活動和大地震。但華北克拉通卻發生過大規模的火山活動和大地震,經典的板塊構造理論對此無法解釋。二十年來,朱日祥團隊沿着老一輩科學家的足跡和疑問,經過多學科綜合研究,首次發現洋—陸相互作用、導致克拉通破壞與大陸增生是全球大陸演化普遍規律,最終建立起克拉通破壞理論,突破地學百年難題。

  「克拉通破壞」不僅發展了板塊構造理論,更揭示了膠東、小秦嶺等地區金礦的成因,為國家將遼東作為黃金接替基地提供了科學依據。該項研究在湯森路透發布的二○一四年、二○一五年研究前沿中,均被評為由中國科學家主導的全球地學領域十大研究前沿。

  朱日祥在採訪中說「一百年前,美國科學家用他們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來中國勘探,認為中國貧油。」

  「二○○四年,美國人到四川勘採頁岩氣,沒成功。結果,還是中國人自己給搞出來了。由此可見,中國人是有一些本事的。」他說。

  關於這個「本事」,若依照朱日祥的嚴謹邏輯,則當是「報國」二字。在他心中,真正的科學家,是「目光長遠、胸懷寬闊、膽識超人,以國家發展為己任的戰略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