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智慧基建\灣區領唱新基建 民企科創佔先機\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報道

時間:2020-05-31 04:24:10來源:大公報

  圖:大灣區加快布局新基建項目。圖為工人在進行測量作業\新華社

  作為信息「大連接」骨幹的5G基站、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城際高速鐵路……在「後疫情」時期,一個個新基建相關項目加速布局粵港澳大灣區,開始了「報復性增長」,其中以與疾病防控方面的技術備受關注,民企主打創新一馬當先。新基建概念今年首次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而身處大灣區的高新技術企業,不少早已提前進入了新基建跑道。「不單如此,這一輪新基建投資,更讓民營企業有望從當配角變為唱主角。」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董事長兼CEO劉偉認為,隨着新基建、新技術的不斷提升,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也會更加增強。

  「這次疫情暴露了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存在的短板。」劉偉說,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大部分城市都採取傳統的辦法去切斷傳播途徑。「比如嚴防死守,用最原始的人海戰術強制隔離人群。」劉偉認為,這暴露了「智慧城市」建設的不足。「儘管各地投入了不少資源建設智慧城市,但面對疫情,仍然存在數據更新不及時、信息共享不充分的情況,很難通過智慧城市去做到跟蹤病例的蹤跡。」為此,劉偉今年遞交的提案,大多與「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相關。「在新基建領域,如何充分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有序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這是必須考慮的。」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認識到,流行病防控和調研與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也認為,利用新基建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建設基礎設施,可以常態化地對社區、校園等場所進行惡性流行病防控。「用傳統的方法進行防控雖然也可行,但是社會管理的成本很高,不可持續。」

  主攻融合創新 具備先天優勢

  「這一輪的新基建,對掌握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企業而言,將是一個極好的成長和發展機會,尤其是民營企業,將有機會成為主力軍。」劉偉告訴記者,上一輪基建投資主要集中在傳統基建領域,商機多由國有企業所擁有,民營企業能分享的不多。「如今的新基建,主要是在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涉及人工智能、5G、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等領域,面向科技實力較強的企業,在此方面,民營企業具備天然的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是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在產業互聯網戰略與新基建的帶動下,粵港澳大灣區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也正在提速。最新數據顯示,廣東省2020年一季度已有超過1300個1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項目啟動建設,其中大批5G基站、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已陸續開工。

  「疫情讓我們深刻意識到,連接是社會經濟增長的基礎。而以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大連接』掃清障礙。」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回顧大灣區近年來的發展,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振奮人心,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基建的關係不是互斥對立,而是互補相融。傳統基建與新基建並重,有利於更好促進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

  構建國際產業鏈 加速轉型

  「大灣區城市的外貿企業緊緊把握住內地14億人口的大市場,加大內銷的力度。」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認為,隨着新基建正在成為推動內地經濟全面戰略轉型的新引擎,廣東外貿企業尤其是廣大創新科技型的中小型外貿企業可以通過多種靈活方式,積極成為新基建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從新基建中謀得新的發展紅利。他還指出,廣東企業還可聯合大灣區港澳地區的國際化優勢,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基建產業鏈。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