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月圓心願未圓 港人祈盼安寧

時間:2019-09-13 23:49:04來源:大公報

圖: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舉行賞燈猜燈謎活動慶祝中秋佳節/大公報記者 黃仰鵬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合家團聚、幸福和美是傳統佳節的恆定主題,但這個中秋,香港街頭的空氣中卻瀰漫着不安的味道。在港鐵尖東站附近,交通燈的蜂鳴聲中,熙攘的人群匆匆步過,臉上寫滿焦慮。中秋之後又是周末,街上的寧靜會否又被打破?而在廣州東站月台處,一列從香港紅磡開出的廣九直通車穩穩停下,車門緩緩打開,背着商務包、拉着行李箱、手提月餅、牽着兒女的各色人群魚貫走出高鐵站。明晃晃的陽光灑到肩膀,剛出站的港人鄭詠蓮鬆了一口氣。今年中秋,香港社會氣氛低沉,暴力與戾氣的積壓,更加劇了市民對團圓與平靜的嚮往,像鄭小姐一樣,到內地或出埠散心團圓的港人不在少數。

  [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廣州報道

  農曆八月十五當天,鄭詠蓮會在表伯父位於廣州的家中賞明月、吃月餅。來廣州之前,鄭詠蓮最喜歡約上三兩好友,在太子、油尖旺行街食飯。這個夏天,她卻很少涉足旺角附近的地鐵站。因為有一次,她在街上突然碰到遊行隊伍出現。被裹挾在人群裏的她,進退失據,彷徨不安。鄭小姐還曾在地鐵上,碰到十多個穿黑衣、戴口罩的年輕人。「心裏不自覺很緊張。」 圓月高掛 懷念維園花燈會

  「從香港來到廣州,心情真的放鬆了很多。」鄭詠蓮出了火車站,不忘拍照留影,給遠在英國讀書的兒子報平安。夜闌人靜,一輪圓月高高地掛在天上。在廣州表伯父家中望着滿月,鄭小姐多少會感到遺憾。「如果不是擔心香港會混亂,或者我這一天就會和家人留在香港,一起去維園看花燈會。燈飾璀璨,紅紅火火,我們一定會拍很多合照。」 女兒泣訴 離港過節倍傷感

  在廣州番禺投資近30年的港商陳小姐,今年同樣決定和家人留穗過節。在近三十年間的打拚時間中,為了讓生意在內地站穩陣腳,陳小姐和家人一直是香港、廣州輪流過中秋。「不同的是,今年全家人都希望能到廣州過節。」陳小姐感觸稱,雖然常常出差回內地,但偶爾在香港休息的間隙,不需要特別留心,也能感受到社會的高壓氣氛。家住九龍塘,出入時同樣受到道路阻塞影響。路過尖東,眼看着過去要排長隊的招牌餐廳,已門堪羅雀。從美國讀書回來的獨生女,看到街上商舖拉閘,到處貼滿各種的口號,有人情味的街坊小販已經無處可尋。陳小姐還清楚記得,那時女兒眼泛淚光的模樣。「還是離開香港過中秋吧。」

  月明風清,校園亮起了點點燈光。草坪上,密密麻麻坐滿了學生。這個中秋,香港新生阿汶將和來自五湖四海同學相聚,一起度過離家後的首個傳統佳節。阿汶性格文靜,披着長髮,說話輕聲輕語。在遠離市區的廣州大學城,阿汶找到了久違的平靜,往來都是樸素的同學,看不到香港街頭的嘈雜和混亂。「這裏是一個可以安心讀書的地方。」 把出弦脈 感社會遍體鱗傷

  這個暑假,阿汶在香港跟隨一名中醫教授實習。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其間她幫了很多香港人把脈,發現了大多數人都出現了弦脈。「中醫裏,弦脈的出現說明一個人緊張、憂慮。」她猜想,是香港的社會紛爭和撕裂,讓這片土地布滿負面情緒,在每個港人心中都留下了傷痕。阿汶沒想到,第一次離開家過中秋的決定,竟然做得如此輕鬆,甚至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希望下次回去過中秋,香港已經變回原來那個家。」

  港人友叔今年則回到東莞樟木頭過中秋節。年近7旬的他,每逢八月十五,都會在老家陪老母親吃團圓飯。「老太太今年虛歲98了,想多陪陪她。」友叔最近每晚練毛筆字。寫字令人心靜,而他的心裏似乎卻片刻難平。 心亂如麻 佳節題詩失靈感

  每年中秋,友叔都會寫上一兩首詩,抒發一下情感。「但今年沒靈感,香港發生太多事,心很亂,想不出來。

  往年中秋,友叔東莞家中的客廳,總是滿滿當當擺放三張桌子。親戚朋友分坐三圍台吃飯,家裏年輕力壯的負責掌勺,張羅一桌子好菜;後生負責洗菜、擺碗筷。其間聊聊家常,談談近況,歡聲笑語,此起彼伏。晚飯後,老太太會給兒孫們派個紅包,老老少少,歡天喜地,其樂融融。

  而今年中秋,雖然友叔依然趕回來陪伴老母親過節,但與他一起返鄉的親戚朋友卻少了很多。究其原因,友叔的親人中有不少是警察,有衝鋒隊成員、有高級警官、也有普通警員。因應局勢變化,今年的滿月佳節,他們大多要緊守崗位,無法返鄉團聚。月還是那輪月,人卻不是那些人 美食滿桌 呆望空櫈獨惆悵

  客廳的桌子空出了不少座位,精湛的廚藝也少了人喝彩,老太太的紅包也要託人帶到香港。望着閃爍璀璨的萬家燈火,友叔的心裏升騰起幾許惆悵。

  月圓之夜,心願未圓。分散在各地度過中秋的港人,有嘆息也有期許。友叔袒露心聲,今年的中秋留下了一些遺憾,而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香港可以早日恢復平靜,大家能夠再次過上安寧的日子。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