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透視缺芯之痛 1\用盡芯機\大公報記者 賀鵬飛報道

時間:2019-07-15 03:13:56來源:大公報

  圖:朱兆偉指出,中國在中低端芯片設計製造方面已具備國產替代的基礎\大公報記者賀鵬飛攝

  美國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以及驅之不散的中美貿易戰陰霾,讓中國的「缺芯之痛」暴露無遺。不過硬幣總有正反兩面,這場由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貿易爭端,也意外地給內地芯片產業帶來了難得機遇。

  眾所周知,中國已經連續十幾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在全球市場所佔比例高達六成左右,並且仍在保持高速增長。但是中國芯片嚴重依賴進口,已連續多年超過原油成為第一大進口商品。

  國產芯片自給率僅15%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總金額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達到3120.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萬億元),同比增長19.8%,佔全國進口總額的14%左右。

  「中國市場上國產芯片佔有率極低,很多領域都是零佔有率,這是很尷尬的局面。」燦芯創智微電子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總裁吳漢明坦言,在一些核心應用領域中國芯片自給率都不足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根據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自給率僅有15%左右。其中,在存儲芯片、服務器、個人電腦、可編程邏輯設備等核心領域,國產芯片自給率幾乎為零。

  在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研究中心主任張波看來,中國芯片產業之所以嚴重依賴進口,除了因為國產芯片特別是高端芯片在技術、質量等方面仍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外,另一重要原因是,國內眾多終端廠商不願意採用國產芯片,中國芯片企業進行市場推廣時舉步維艱。

  「華為事件」警醒業界尋出路

  吳漢明也指出,中國芯片產業存在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不少企業都是「兩頭在外」,例如,具規模的芯片設計企業紛紛到外地設立分公司,客戶也大多來自海外,限制了國內芯片設計產業的發展。

  這一被業界視為不正常的現象,固然表明中國芯片企業在內地還沒得到足夠的認可,但反過來也表明中國芯片企業在一些領域已經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

  「國內很多芯片企業一直很困惑的是,自己的產品明明很好,但是沒有多少下游企業願意採用,終端廠商需要給予新興IC廠商驗證產品、試錯、快速提升競爭力的機會。」世芯電子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兆偉說,目前中國在SoC(系統級芯片)等高端領域的確實力較弱,但是在一些中低端芯片的設計製造方面享有相當優勢。

  雖然中國一些芯片企業已經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和價格優勢,但是終端廠商已習慣長期進口芯片,對國產芯片缺乏信心。而且即便有企業願意試用國產芯片或相關配套產品,也要經過複雜和漫長的測試驗證過程,很多終端廠商對邁出這一步有所保留。

  然而,隨着中美貿易戰的爆發,這一困局出現微妙變化。朱兆偉表示,去年「中興事件」讓各級政府意識到發展自主可控芯片產業的重要性,但是終端廠商並未予以足夠的重視。突如其來的「華為事件」令產官學界都感到極大震撼,很多大型系統廠商、終端廠商的危機感驟增,開始積極尋求可替代的國產芯片。

  例如,「華為事件」後,一度傳出海康威視和大疆科技也將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為此,海康威視已經着手選擇國內替代芯片企業和產品。

  在此之前,因為海康威視設置的門檻很高,國內企業很難進入其採購系統。大疆科技在加大海外採購的同時,也在評估國產替代的可能性。

  中國芯企研建自主產業鏈

  朱兆偉透露,「華為事件」殷鑒在前,目前國內不少大型系統廠商、終端廠商都在做「兩手準備」,一方面大批量採購國外先進芯片,導致美國芯片企業和台積電等代工企業訂單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積極推行「備胎計劃」,在國內尋找替代品。

  張波指出,芯片產業實際高度國際化,設計、製造、封測等各環節依賴國際分工,例如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是美國稱霸,代工是台灣最強,而中國大陸是最大的應用市場。因此,貿易戰就像一把「雙刃劍」,固然會對中國芯片產業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同時也會讓美國的相關企業受到損害。

  另外,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芯片等電子元器件大量依靠進口。貿易戰讓不少企業十分擔心,美國既然可以制裁中興、華為,下一步也可能會對諸如格力、海爾等其他中國企業舉起「大棒」,因此必須重視產業鏈的安全問題,建立自主可控的產業鏈。

  容易被人忽視的一點是,雖然去年中國進口的集成電路總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但進口集成電路的總數多達4176億個,平均單價只有0.7美元。

  這意味着,除去價格昂貴的高端芯片外,中國進口的大部分芯片都是技術含量和工藝水平並不太高的中低端芯片,其中很多芯片已經能在國內完成設計和製造。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美貿易戰為中國芯片產業的國產替代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遇。」張波說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