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孫中山文化粵港澳行:深圳\改革立潮頭 大鵬展翅飛\大公報記者 石華、胡永愛、趙夏深圳報道

時間:2019-06-20 03:13:52來源:大公報

  圖:1900年冬,孫中山和自立軍骨幹在日本東京合影,圖左起為尤列、唐才質、孫中山、秦力山、沈翔雲\資料圖片

  先行先試闖雷區

  灣區創新再衝鋒

  今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百年前也曾是孫中山等民主革命先驅們的理想。孫中山曾對自己的理想國度有過很多具體的描述與勾畫,如他在一九○四年給美國人民的一封信中說道:「一旦我們革新中國的偉大目標得以完成,不但在我們美麗的國家將出現新紀元的曙光,整個人類也將得以共享更為光明的前景。普遍和平必將隨中國的新生接踵而至。一個從來也夢想不到的宏偉場所,將要向聞名世界的社會經濟活動而敞開。」

  為此,孫中山從經濟建設、民生改善、利用外資等多個方面,對「振興中華」做了具體規劃。正如他在《實業計劃》中所說:「必有一莊嚴燦爛之中華民族發現於東大陸,架諸世界共和國之上矣!」今天要了解新中國在中共領導下奮發圖強、實現中華民族之崛起的歷程,深圳就是最好的窗口。

  高樓林立、產業發達、道路通暢、綠樹成蔭,如今的蛇口工業區,已是深圳最現代化、國際化的片區之一。鏡頭拉回到一九七九年,「開山第一炮」如同春雷炸響神州,隨着這聲炮響,蛇口工業區開創了多項制度與觀念的革新。如今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還能想起「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發展才是硬道理」、「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等一句句振奮人心的口號。這些帶有時代印記的發展口號,展示了深圳百折不撓的城市氣魄和「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憑着這股精神,深圳發展從速度到質量,從以吸引港資為主到外資來自全球,從「三來一補」、「前店後廠」到華為、大疆等企業走向世界,從建立中國內地第一個出口加工區到連續二十五年保持外貿出口內地城市第一,從小漁村蛻變為國際大都市……正如中山市政協主席丘樹宏所言,通過改革開放,孫中山的中國夢在深圳得到了全面實現,詮釋了孫中山一百多年前提出的「振興中華」。

  傳承優秀文化實現中國夢

  在前海鯉魚門入口處,有一棟巨大的藍色建築格外顯眼。這是於二○一三年落成的前海展示廳,這裏是很多包括港澳在內的創業青年抵達深圳的第一站,每年接待上萬批次國內外賓客。開放新高地、特區中的特區等理念也由此深深印在參觀者心中。

  二○一五年四月廿七日掛牌成立的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在內地率先實現港澳居民免辦《台港澳人員就業證》;允許在前海工作的港澳居民、外籍人士自願繳存住房公積金,並按照深圳市規定提取公積金、使用公積金貸款……作為深港緊密合作區,前海惠港政策持續更新,正不斷深化內地與港澳的交流合作。

  四年時間,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實現每平方公里產出超百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個工作日開業企業七十六家、每三天推出一項制度成果,吸引了三百五十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前來投資。

  中山市孫中山文化交流基地辦公室主任郭昉凌認為,孫中山提出振興中華到習近平提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兩者是一脈相承。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9+2」城市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丘樹宏認為,孫中山與香港、澳門以及珠三角各個城市都有着十分豐厚的歷史淵源,在粵港澳地區形成了一個特別的文化圈,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人文價值鏈。

  未來,凝聚在包括孫中山文化在內的嶺南文化共同體中,灣區人將繼承敢為人先、改革創新等優秀文化傳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