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遊甘肅親試《火星任務》 去貴州探訪神秘「大鍋」

時間:2019-05-24 03:23:12來源:大公報

天文科普遊紅火 「中國天眼」夠震撼

  圖:「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口徑達到500米 資料圖片

  隨着電影《流浪地球》的上映和人類首張黑洞相片的出現引起社會各界熱議,讓天文科普旅遊成為旅遊業新興熱點。無論是在貴州平塘縣克度鎮參觀「中國天眼」─-500米直徑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還是在甘肅省金昌市「火星一號基地」體驗「地外」生存,成群結隊的遊客,讓這些天文科普旅遊「景點」揭開神秘面紗,走進大眾視野。

  五彩中國\大公報記者 周亞明

  「太震撼了,不虛此行」,雖然是首次與「中國天眼」-500米直徑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進行親密接觸,談起他的觀感似乎有說不完的話,「更重要是『大科學』帶給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自信」。

  港人讚「大科學」增自豪感

  倪明選教授目前擔任澳門大學學術副校長與計算機科學講座教授,也是候任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與計算機科學與工程講座教授。日前,他應邀參加一年一度的港黔教育文化交流「姊妹學校」締結活動,首兩天行程即包括參訪「中國天眼」-500米直徑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有別於一般參訪團隊,在東道主安排下,本次行程得以深入天眼,即俗稱大鍋的「鍋底」踏訪,並由國家天文台專家陪同、講解。

  倪明選盛讚「中國天眼」選址和建造巧奪天工,肯定其建造之宏偉和科學方面所達到的高度和深度,讓中國再一次走在世界前面。「我想給包括港澳台在內的海外同胞講,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覺很自豪。」倪明選說。

  近距接觸無「輻射」釋疑

  在來之前,倪明選聽到關於中國天眼的一些說法,其中一種擔憂,就是近距離接觸是否存在所謂「輻射」。

  擁有理工學術背景的倪明選教授,於1973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1977年在美國威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獲得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1980年在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獲得電機工程博士學位。因此此番參訪天眼,對倪明選來說,更像是「內行看門道」。他說,很簡單一個道理,天眼是接收信號,不是發射信號,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謂輻射問題。

  和倪明選不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校長黃錦良及其所屬機構從2015年就參與締結「姊妹學校」教育交流合作計劃,因此這是他第三次參訪中國天眼。他三次到訪這個事件本身,也可從一個側面證明擔心所謂輻射是多餘。

  「第一次來什麼都不懂,主要聽人家講。後來做『功課』,慢慢變成『專家』,可以像導遊一樣給人講天眼了」,黃錦良感觸頗深,「每次來的學校不一樣,校董、校長、老師和學生都不同,所以每次和大家分享,都會有新感覺和新發現」。

  目前進入「中國天眼」參訪,主要項目是天文體驗館、南仁東紀念館、時空塔、天幕街、瞭望台五大節點。其中,時空塔、天幕街主要是天文主題燈光秀,更能體現旅遊特性,加之當地旅社房間均設有望遠鏡,可讓遊客在休閒娛樂中了解更多科學知識。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