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貝聿銘逝世1917-2019\旅外大半生 不忘中國魂\綜合記者陳旻、中新社、澎湃新聞報道

時間:2019-05-18 03:18:29來源:大公報

  圖:貝聿銘先生一直掛念家鄉蘇州,曾以85歲高齡擔綱蘇州博物館新館設計,圖為貝聿銘在蘇州博物館建設現場\網絡圖片

  「我從來不忘中國,我是中國人」。旅居海外半生,貝聿銘一直堅稱自己是中國人。為報答家鄉,貝聿銘在退休11年後,以85歲高齡重新出山,為家鄉蘇州設計博物館新館。據親歷人員回憶,工地上,扣去就餐和休息時間,貝聿銘待在工地足足八小時以上,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精益求精。如今,耄耋之年的貝聿銘精心設計的蘇州博物館,他的「小女兒」,已成為這座2500年歷史古城的傳世地標。他將自己對祖國、對家鄉的真摯情感,永遠留在故鄉。

  2006年10月6日,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貝聿銘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我最盡心的一項工程,你們說是『小女兒』,說得很對。因為我15歲離開蘇州,17歲離開中國,所以這次回來做一點工作,是獻給蘇州人民的;我心裏很感動,我希望家鄉人民喜歡她。」

  「盡微薄之力報答生育文化」

  10歲被祖父接到蘇州,貝聿銘生活在建於元代毗鄰拙政園的貝家花園。他說,他從蘇州園林中感悟到,創意是人類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結晶。他從家鄉所留給他的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美好印象中,感悟到生活與建築間的關係。

  為報答家鄉,貝聿銘在退休11年後,以85歲高齡重新出山,為家鄉蘇州設計博物館新館。此次設計難度極大,給貝聿銘帶來了很大壓力。貝聿銘自稱這是他人生最大的挑戰。2002年4月30日項目簽字儀式結束後,貝聿銘說,「為蘇州設計這座博物館,比我在其他國家設計那些建築難得多,這是最大的挑戰,也可能就是我最後一次挑戰。」

  貝老一次次親自仔細考察項目地段,在拙政園、蘇州博物館老館一走就是幾小時。他在忠王府的古典戲台聽崑曲,以更深感受蘇州文化和歷史。項目竣工時,貝聿銘致辭時稱,「我對家鄉蘇州有着很深的感情,能夠為蘇州做一點工作我覺得機會難得,希望新館的竣工對蘇州市有一個小小的貢獻。」他希望「能盡我的微薄之力報答生育我的那種文化。」

  蘇州官員回憶道,當年新館施工工地上,從上午10時開始,到深夜11時半,扣去就餐和休息時間,貝聿銘在工地足足八小時以上,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地面磚石顏色有些淺,他囑咐覆蓋保護膜,使色澤加深,便於清潔。連水池中的游魚,他也不住過問,要求多挑些紅色的魚。貝聿銘說,「中國有句成語,叫精益求精,我們就要有這樣的工作態度。」

  中方表哀悼:貢獻東西方交流

  貝聿銘先生的逝世,引發各界悼念和追思。據中新社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貝聿銘先生逝世表示哀悼。陸慷表示,貝聿銘先生是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設計大師,長期以來為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鑒作出重要貢獻。

  據澎湃新聞報道,中國駐美使館官方網站發文哀悼貝聿銘指,作為美籍華人,貝老終身致力於促進中美兩國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增進東西方文化交流。其傑作之一,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館舍堪稱東西合璧的典範,彰顯了持久友誼和共同未來。我們深切感懷貝老的建築遺產及對世界的影響。

  貝聿銘的「小女兒」,蘇州博物館官方微博17日發文緬懷貝老稱,感恩貝老為蘇博付出的全部心力,感恩貝老為觀眾帶來的藝術驚嘆,感恩貝老為每一位蘇博人激發的驕傲和努力。文中指,貝聿銘先生雖已離去,但凝聚他生命之光的蘇州博物館將永遠銘記和懷念。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