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四十年堅守 老舍茶館鑒巨變

時間:2018-12-17 03:18:40來源:大公報

  圖:老舍茶館建築外觀保留中國傳統建築風格,侍者戴瓜皮帽顯示獨特京味文化/網絡圖片

  北京老舍茶館、安徽鳳陽小崗村、深圳蛇口工業特區並稱為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三大標誌。從一碗兩分錢的大碗茶到今日集演藝、餐飲、休閒於一體的國際文化名片。作為改革開放的「同齡人」,老舍茶館的發展道路恰恰折射出了四十年巨變的軌跡。/大公報記者 周 琳

  創建於一九八八年的老舍茶館,得名於老舍名作《茶館》。它保留了濃厚的京味特色,品茉莉花茶,聽曲藝名角,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往來間有各國元首、老北京戲迷、外地遊客,熱鬧非凡。重現了老舍筆下「大茶館,小社會」的景象。

  「改革開放,對內,是一種思維方式和格局的打破,是社會個體的自我革命;對外,是發現世界反觀自己獲得的文化自信。」創始人尹盛喜的女兒、老舍茶館現任掌門人尹智君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這樣評價。

  時間撥回到1979年,一項支持城鎮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發展,允許多種經濟形式並存的政策,給予每個敢想敢幹的中國人一次致富的機會。北京各街道開始興辦集體生產服務事業,以促進城市經濟發展,解決青年就業。

  放下鐵飯碗 端起泥飯碗

  彼時還是街道辦事處幹部的尹盛喜發現,天安門廣場天天遊人如織,但附近連個喝水的地方都沒有,很多遊人甚至喝澆花水管裏的水解渴。他心想,要是在這擺個茶水攤準能賺錢。

  偌大的京城還沒有一家像樣的茶館,老尹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毅然辭職,拉着十幾個待業知青到前門支起了茶水攤。

  離開體制內工作在當時對民眾影響很大,這與現今「大眾創業」環境不可同日而語。「有幾次我的學費都交不上來。」兒時的尹智君無法理解父親的創舉。當年《人民日報》的報道中,生動地描述尹盛喜此舉是「放下鐵飯碗,端起泥飯碗」。

  開放催生文化認同

  上世紀80年代末,霹靂舞、迪斯科等舶來品盛行使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衝擊,尹盛喜對此非常痛心,決心為中國傳統文化搭建舞台。

  回憶起往事,尹智君歷歷在目。在她看來,改革開放首先要致富,這是一切的前提。而父親的成功更是在物質生活尚不及之時,提出了復興傳統文化的精神需求。為了這個先鋒意識,尹盛喜的艱難可想而知。

  茶館開張前幾年,經營慘淡,入不敷出。尹智君記得,那時候,年輕人都喜歡迪斯科這類舶來品,老人們又覺得去茶館「聽曲兒」消費太高,老舍茶館有點兩頭不靠。令人欣慰的是,為了支持尹盛喜復興傳統文化的善舉,許多藝術家都義氣相挺,免費為茶館站台表演。

  幾年蟄伏,老舍茶館換來了口碑的成功,沉寂一時的北京曲藝再煥生機。袁世海、杜近芳、馬三立等著名藝術家各展其能,冰心、瓊瑤等文藝名人也曾慕名到訪。一時間,往來皆鴻儒。推廣傳統文化有多難,這個小小的茶館卻幹出來了!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迎來了更多國際機遇。「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國際友人慕名而來,只為一品京味兒十足的大碗茶。老舍茶館變成了一張中國的名片,吸引各國政要的到訪。美國前總統布什、前國務卿基辛格、德國前總理科爾等都曾是老舍茶館的座上賓。

  父親打的傳統文化這張牌,讓留學歸來「小資調調」的尹智君重新了解了她曾認為「土得掉渣」的曲藝文化。「中國的開放,是當內外文化發生碰撞的時候,反觀自己產生了文化認同。」

  2003年,尹智君繼承衣缽,成為大碗茶第二代掌門人。她發現,第一批踐行者面臨着改革後期企業管理、消費轉型、國企思維固化的問題。「洋為中用,很多東西剛拿過來,沒學透。企業的經營也和改革一樣,都在摸着石頭過河。」

  在兩代人中,在傳承與創新中,老舍茶館不斷求索,適應受眾需求。四十年的時間,與老舍茶館同時起步的很多企業早已消亡在歲月磨礪中,而老舍茶館卻如它的茉莉花茶一樣愈加沉澱,歷久彌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