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深「城市畫師」繪特區繁榮遠景

時間:2018-12-14 03:18:52來源:大公報

  圖:1988年,林紀在繪製深圳機場新城規劃圖/受訪者供圖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一座座城市「舊貌換新顏」,無疑是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從深圳小漁村崛起為國際大都市,從浦東處女地發展成東方橋頭堡,再到一線連三地,橋鐵匯灣區,不斷釋出重磅紅利……近日,大公報對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總規劃師林紀進行了專訪。這位幾乎參與了中國城市化崛起每一個重要節點的「城市畫師」認為,如果說過去40年深圳特區的發展,代表了中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成就,那麼,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將影響中國,它甚至將重塑世界經濟版圖,它將成為「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急先鋒與排頭兵。/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

  2018年,從「一地兩檢」條例落地,到廣深港高鐵開通,再到港珠澳大橋通車,中國南端不斷釋出重磅紅利,國家規劃相繼從藍圖變成現實,一個世界級灣區的雛形日漸顯現。如果說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震撼人心的同心圓,那麼回溯30年前,這裏還只有一個規劃意義上的小圈圈,而林紀正是將小圈圈變成現實的規劃師之一。

  初出茅廬投身特區規劃

  1988年春節剛過,在一趟從北京開往深圳的列車上,24歲的林紀倚着車窗進入了夢鄉。他的嘴角一直帶着微笑,儘管車程已經超過48小時,但想着自己要在特區一展抱負,這個年輕人的夢都是甜的。此時距離林紀研究生畢業只有半年,剛剛被分配到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他還沒坐熱北京的櫈子,就被派往深圳參與特區的規劃建設。

  林紀沒想到,自己在中國最早的幾個特區裏,一幹就是八年。「記得剛到深圳那段時間,我們這些年輕人每天差不多都要工作十多個小時,由於沒有計算機輔助繪圖,因此,我們成天都趴在大圖板上繪圖,那是家常便飯。」半年後,林紀和另幾位同事在一張張零號圖板上完成了深圳機場新城初步的規劃設計方案,這也是林紀在深圳特區參與的第一個重大項目。

  此後,從深圳南山公園到南澳諸鎮總規,再到後海控規,林紀和他的同事們在深圳的土地上不停刷動,所到之處,經年之後,舊貌俱換新顏。深圳也經歷了從不起眼的小漁村,到中國對外開放橋頭堡和創新發展新高地的蝶變。

  「小圈圈」變「大圈圈」

  今天再看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大圈圈」,林紀感觸頗深,「珠三角城市群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窗口,也是我個人職業生涯的起點。隨着90年代末香港、澳門先後回歸,近20年來,粵港澳地區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重要經濟區域。2017年初,國家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構想,將過去的『小圈圈』變成『大圈圈』,正是看到了這一區域未來在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意義和越來越重要的引領作用。」

  談及粵港澳大灣區在新中國城市規劃發展歷程中的意義,林紀認為,如果說深圳特區近40年的發展,代表了中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成就,那麼,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和建設,不僅將影響中國,它更會影響到周邊國家和地區,甚至重塑世界經濟版圖。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已經超越了城市規劃的範疇,它更像是「一帶一路」倡議和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急先鋒與排頭兵。

  在2018年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編製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中,中國有6座城市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這當中,粵港澳大灣區最為搶眼。」林紀說,大灣區城市網絡陣容豪華,相信隨着中國這艘「經濟巨輪」不斷向好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未來超越對手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