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杜聰:用公益溫暖愛滋遺孤心靈

時間:2018-10-14 03:17:20來源:大公報

  圖:辭去收入豐厚的金融工作潛心公益的杜聰 受訪者供圖

  曾經我也和很多人一樣,想着退休前要賺夠多少錢。後來,我看到很多沒我有錢的人過得也很快樂。現在的我,追求快樂多一點,也希望香港的年輕人們要學會找到自己的快樂點,不要為了做公益而做公益。做公益不一定就是窮,但做公益的一定要有尊重的心,因為我們要傳遞給受助人的是快樂和尊嚴。

  杜聰的名字對關注公益的人來說可能早已耳熟能詳。他於1998年成立了智行基金會,如今在全國各地的農村成立了13個辦事處,擁有27個供孩子們學習交流的圖書室,一個環保帆布袋工廠,一間麵包學校和一個麵包房。出生香港的他,自小成長於美國都市,如今卻扎根中國農村;曾從業金融年入百萬,如今分毫不取從事公益;他人到中年未曾娶妻生子,卻是上萬名孩子的「杜爸爸」;他有豐富的社會經驗與敏銳的投資眼光,並用自己的才能去幫助無數孩子。

  杜聰自小便去了美國,直到1995年才因工作關係回到香港。那時的他經常到內地出差,一次農村的考察讓他了解到很多人不了解愛滋,受到觸動的他希望能做一些預防愛滋的宣傳工作。1998年,杜聰拿着100元港幣去註冊了智行基金會。「智行」的含義是把智慧付諸於行動,透過資助和管理教育、關懷、預防及反歧視等項目,幫助不幸的人。

  拯救絕望眼神 全身投入

  「當時的理想是一邊工作,一邊業餘時間做慈善。」杜聰說,然而有些事一旦投入,就越陷越深。大約兩年後,杜聰在北京遇到了一對河南父子,他們說當地不懂如何治療愛滋,於是到北京求醫。這件事引發了杜聰的好奇,他去當地了解情況,親眼看到了那些愛滋孤兒的眼神,那是一種令人心碎的絕望。

  「家裏有一個人生病,氛圍就不一樣。」杜聰透露,9歲時他祖母去世的前一年,家裏愁雲慘淡,「我深有體會,能理解他們眼睜睜無助地看着父母離去的那種創傷」。

  「很多人問過我為什麼要全身心投入,捐點錢不就好了?」杜聰說,自己之前做志願者接觸的孩子雖然貧窮,但卻快樂。「他們有父母、有健康的家庭,生活上的艱苦些全可以用錢來解決,貧窮對孩子們的影響沒那麼大。但愛滋遺孤除了貧窮,還受到疾病的困擾。」

  杜聰還清楚地意識到,相較於父母意外離世的遺孤,這些愛滋遺孤在父母離世後,噩夢並沒有結束,「他們非但沒有得到社會的幫助,還受到了周遭人的歧視。」於是杜聰選擇辭職,專注於智行基金會的工作。他說「現在,我是兩萬個窮孩子的富爸爸,等我的錢用光了,我就是兩萬個富孩子的窮爸爸。」

  從「打游擊」到各界支持

  從最初在河南南部的一個農村資助127個學生,至今已過去16年。截至今年6月,智行基金會累計資助人數已經達到23000名。曾經年薪百萬美元的杜聰在這16年間不僅沒有拿過一份工資,更是在資助初期自掏腰包至少幾十萬用於智行基金會的運作。杜聰說,「那個時候因為愛滋比較敏感,不能公開募集經費,所以只好自己掏錢。」

  除了資金上經歷過困難期外,尋找資助對象也非易事。杜聰回憶,基金會起初幾乎是以「打游擊」的方式在展開工作。杜聰有時候是在農民的帶領下去尋找孩子;有時候則是通過當地學校與孩子取得聯繫;杜聰還想到與村裏的村醫保持聯繫,「村裏誰發病了,村醫都是知道的。通過他們介紹,我們也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資助。」

  「沙士」過後,內地對傳染病的情況越發重視,杜聰的基金會也慢慢得到越來越多正面支持。記者在智行基金會今年舉行的夏令營結營式上,看到前來的各界善士:有如今已獨當一面的受助人,有滬上名企負責人,有智行基金會合作夥伴企業的員工和家屬。他們共同見證孩子們的成長,也會慷慨購買孩子們的作品,為他們盡一分心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