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典籍裏的中國》「火出圈」 中紀委連發3篇文章解讀亮點

時間:2021-02-23 14:58:54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大年初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文化經典系列節目《典籍裏的中國》首播。節目一經播出,就以獨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藝術感染力直指人心,它不僅為文化年味增添了新的可能,更以非凡的史識、史才、史德,成功為文化節目樹立起了新的標桿。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先後發布3篇文章,從多角度出發,解讀節目亮點。

從經典中感悟中國精神

2月1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文章《中國日記丨〈典籍裏的中國〉開播 從經典中感悟中國精神》,文中解讀了今人為何要讀典,以及華夏文明薪火相傳的魅力。

古今對話是《典籍裏的中國》一大亮點

「古代護書人」伏生是講述書中故事、解讀書中思想要義的串聯人物。鏡頭一轉,主持人撒貝寧以「當代讀書人」的身份與伏生對談,陪伴他「穿越」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讀《尚書》、學《尚書》、傳《尚書》。

微小個體展現華夏文明驚人生命力

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是什麼?人類文明如何薪火相傳?

文章用節目中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伏生護書,來解讀。

節目中伏生向晁錯講述自己和家人護書、用生命詮釋「薪火相傳」的片段。文中寫道,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間私藏經書,儒學博士伏生冒死將《書》(後稱《尚書》)從鹹陽運回山東老家,匿藏於壁中。途中,他的兒子為護《書》死於兵劫,妻子為護《書》病故。他們為何能有如此決絕的力量?因為《書》中思想和智慧的鼓舞,讓華夏文明在微小個體上展現出了驚人的生命力。

文章評:今人為何要讀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這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類文明薪火相傳的原因。

專業精神體現在每個細節中

把古籍變成觀眾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不僅靠舞台硬件的升級,更依賴於背後翔實的史料支撐。據悉,僅《尚書》一期節目就咨詢了65位相關專家,查詢了68本相關書籍和上千篇論文,整理了幾百萬字的資料,劇本前後修改了53個版本,將專業精神體現在了每一個細節。

假日文化盛宴:讓傳統走出歷史

2月1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文章《中國日記丨假日文化盛宴:讓傳統走出歷史》,解析了《典籍裏的中國》火起來的關鍵原因。

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關鍵

這個節目為什麼能火?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關鍵。

文章中指出,該節目將傳統文化經典註入時代潮流,聚焦《尚書》《論語》《史記》等享譽中外、流傳千古的典籍,展現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

「《典籍裏的中國》讓我們的民族精神,真正成為我們可觸摸的精神,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說。

離不開現代技術的加持

文章還提到,《典籍裏的中國》節目組從電視節目的表達優勢出發,綜合運用了環幕投屏、AR、實時跟蹤等新科技手段。

甘肅敦煌書畫院院長紀永元認為,現代科技手段打造了穿越歷史時空的感覺,「深入淺出,讓普通人能看懂,領略經典中的文化精華」。讓我們知來處,明去處,感受中華典籍的源遠流長。

還有不少網友認為,沈浸式體驗讓傳統文化從「故紙堆」「象牙塔」中走出,打破時空間隔更易引發共鳴。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2月19日,《中國紀檢監察報》發布文章《文化之約丨民惟邦本 從〈典籍裏的中國〉走近〈尚書〉》,文章提出,節目不僅呈現了精彩的舞台演出,更着力於展現《尚書》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戲劇部分成為節目突出的創新亮點

如何把《尚書》這樣的上古典籍變成當代觀眾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文章指出,《典籍裏的中國》戲劇部分成為了節目突出的創新亮點,演員對角色的塑造堪稱「出彩」,為提升節目的質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主題立意交相輝映

文章還引用多個戲劇故事來例證:《典籍裏的中國》的創新之處,不僅在於戲劇化結構和影視化表達,其更大的創意是在主題立意上的交相輝映。

大禹治水安民、武王為民伐紂等多場戲劇,始終圍繞「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這一鮮明主題展開。

正如節目嘉賓、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介紹,「民本」這一概念即萌發於《尚書》。除了節目中提到的《五子之歌》《禹貢》《牧誓》等,在《尚書》多篇中均可看到,為政者們不僅提出了「民惟邦本」「民心」為重的思想,並且也在治國理政實踐中篤行之。

自《尚書》始,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民本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帶來了不能忽視的巨大影響和偉大力量。西方有很多城堡,唯中國有萬裏長城。長城為何要綿延萬裏?因為它身後的土地和人民需要——它不像西方城堡那樣只是為了保護城堡內貴族的安全,而是要護佑所有百姓,為所有人阻擋戰火烽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