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太和門前廣場、金水橋都是故宮護衛犬的訓練場所,相當氣派 網絡圖片
從故宮西華門進,往前走幾十米,隱約聽到犬吠聲從一個小院裏傳來。一進院,就感到了有形的壓力,20多條威風凜凜的故宮護衛犬亮着牙齒,對陌生人目露兇光。不像「故宮貓」那樣風光無限,「大內御犬」是一個神秘的群體。故宮犬隊成立三十多年來,平時並不張揚,通常只在夜間出沒。每隻「大內御犬」從被選中的那一刻,就將在故宮度過一生,守衛故宮安寧。
故宮保衛處別稱「京城第一保衛處」,53歲的「侍衛總管」常福茂,便是故宮保衛處警犬隊創始人,專門負責犬防工作。紫禁城的夜,絕大部分故宮安防遊客沒有見過,卻是常福茂最熟悉的場景──和故宮護衛犬一起夜巡是他的日常工作。
安防「人機狗」結合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過,故宮的安防是「人機狗」結合。常福茂對自己一手調教的狗也很有信心:「機器有誤報率,人可能會打瞌睡,但狗即便晚上睡覺都很警覺,多一道防線,就多一分安全。」
故宮的犬隊擔負着閉館清查、施工工地夜間蹲守和突發事件安防等任務。每日故宮清場後,遊客及工作人員撤離故宮,犬隊便開始巡邏。主要負責珍寶館區域的封門檢查,防止有人藏匿。自2013年9月午門雁翅樓維修工程啟動後,犬隊每日還要於夜間在午門城牆上蹲守,以防有人爬牆進入故宮內部。
護衛犬除了工作忙碌,上崗後也不能停止訓練─還得在沒人的時候練,因此一般是早上5點到7點、晚上5點半後。常福茂通常早上4點半起床,穿上重達幾十斤的防護服,開始一天的訓練。至於訓練場所,那是相當氣派,「太和門前廣場、金水橋,都是咱的訓練場」。
訓犬人要「不怕咬」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常福茂就在故宮工作,最開始在中控室。過去的監控設施簡陋,只在展櫃擱一個麥克風、值班室安一個喇叭,開到最大音量,聽到異響,就趕緊去現場查看。20歲的常福茂初來乍到,「膽小啊,養了一個小狗跟着巡邏壯膽」。這就是第一代故宮護衛犬,不過那時沒有「編制」,也不成體系。
後來,故宮發生盜竊案件,大家意識到護衛犬的不可替代。1987年,故宮犬隊正式成立,此後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有23條在編的故宮護衛犬。「大內御犬」們主要值夜班,但遇到故宮維修、臨時展覽等特殊狀況,也可能派員前去現場24小時值守。
常福茂這兩年收了幾個二三十歲的年輕徒弟,要求是首先得熱愛這個工作,其次得不怕咬,「這吃的是一個捱咬的飯」。在撲咬訓練中,常福茂被誤傷過無數次,已經記不清楚打了多少回疫苗。但一代一代的「大內御犬」和下一代訓犬人,就是這樣接棒守衛古老的紫禁城。 (中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