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大灣區擬建疾控三地聯動機制

時間:2017-12-21 03:16:40來源:大公網

  圖:20日,粵港澳疾病預防與控制聯動機制建設研討會在深舉行/大公報記者郭若溪攝

  20日,2017年粵港澳疾病預防與控制聯動機制建設研討會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行,論壇圍繞「攜手粵港澳產學研高地,聯動共築大灣區健康長城」主題,研討交流疾病防控工作。在深圳市委市政府與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共同倡議下,此次研討會提出以深港為中心,聯合聯動粵港澳優勢科研資源,醫療資源,產業資源,建立三地聯動的預警機制,提升區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形成新的「大灣區疾病預防與控制聯動體系」。/大公報記者郭若溪深圳報道

  粵港澳地緣相鄰,經濟社會聯繫緊密、交流頻繁,疾病預防與控制事關三地人民身體健康、國家公共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據廣東省衛生計生委主任、黨組書記段宇飛介紹,多年來,粵港澳三地高度重視疾病預防與控制區域聯動,先後舉辦了十七次粵港澳防治傳染病聯席會議,該會議已成為三地相互了解與溝通的良好平台,讓三地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通報和應急機制得到持續的完善,擴展了三地在傳染病防控的合作,比如共同的科研和培訓等。

  2016年,粵港澳更分別簽署了醫療衛生全面合作的備忘錄,粵港、粵澳傳染病交流合作專責小組升格為粵港、粵澳醫療衛生合作專責小組,進一步拓展了合作領域、提升了合作層次。

  攜手應對各重大傳染病

  目前,粵港澳三地在健全信息通報機制、完善協商會議制度、開展跨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聯合行動、加強防治技術交流和衛生人才培訓等方面已開展全方位合作,先後攜手應對了人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症、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等重大傳染病疫情。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磊亦表示,防患於未然,一直是傳染病防控的「黃金法則」。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建立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粵港澳區域之間經貿交往更頻繁,疾病預防與控制的聯動也更為重要。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就醫療改革、傳染病應對策略、流感病毒免疫監測等話題展開討論。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香港產學研科研成果豐厚,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長期與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歐洲聯盟委員會等國際院校機構均有合作,有足夠的動力參與共築大灣區健康長城。

  打造國際公共衛生中心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港澳疾控領域與國際合作較早,在國際合作經驗方面比國內更有優勢,通過建立聯動機制,可以通過港澳把國際合作的先進經驗和機制通過大灣區引入內地,更好的發揮雙方的優勢。

  高福表示,展望未來,希望能在深圳建立一個粵港澳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基地,在國家建設大灣區的大背景下,通過深圳這個基地的建設把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建設成中國輻射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中心。「深圳的這個國際公共衛生中心,將與金磚五國、非盟、東盟等國家和地區展開合作,幫助非盟等培訓醫生,援助醫療器械等,提高當地疾病預防與控制水平。目的就是為了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框架下,讓疾病預防控制關口能夠前移到疾病可能發生的地方,幫助這些國家公民防控疾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