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北京舉行的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上,解說員為參觀者講解 新華社
從2015年以來的「史上最強軍改」中,解放軍自上而下展開全面改革。不僅對軍隊領導管理和作戰指揮體制進行了整體性重塑,更對軍隊規模結構進行了優化重組,組建或強化了海軍陸戰隊、空軍空降兵軍、陸軍海防旅等新型作戰力量,以適應維護海洋權益、提升快速反應能力等現實軍事需求。
在本輪軍改中,單設陸軍領導機構,在原第二炮兵部隊基礎上組建火箭軍,組建直屬於中央軍委的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加上原有的海軍、空軍。解放軍形成六個軍種部隊組成的新結構。而各部隊均將打造新型作戰力量作為改革發展重點。
海軍陸戰隊擴編成軍
海軍陸戰隊由諸兵種合成、能實施快速登陸和擔負海岸、海島防禦或支援任務的兩棲作戰部隊,在現代戰爭中佔據極其重要的位置。如美軍之中,海軍陸戰隊是與陸軍、海軍、空軍並列的獨立軍種。與中國維護海洋權益和海外利益的巨大需求相比,解放軍海軍陸戰隊的發展一直非常之後。海軍陸戰隊組建於1980年,經過30多年發展,僅形成兩個旅的規模,分散在三大艦隊。
本輪軍改中,單獨組建了海軍陸戰隊,作為84個新調整組建的軍級單位之一,直屬海軍總部。同時,將東部戰區、南部戰區陸軍的2個機械化兩棲作戰師,劃歸海軍陸戰隊,總規模達到4個旅。原東部戰區第12集團軍參謀長孔軍、海軍後勤部政委袁華智分別擔任海軍陸戰隊第一任司令員和政委。
按照軍改部署,海軍陸戰隊作為海軍的一個兵種,未來將繼續在海外護航、應急救災等多樣化軍事任務中發揮作用。尤其隨着吉布提基地的啟用,海軍陸戰隊用武之地將進一步拓寬。
空軍專設空降兵軍
在84個新軍級單位中還有一個新番號,即由原空降兵15軍改組的空軍「空降兵軍」。取消了帶有陸軍痕跡的原15軍番號,凸顯其空軍獨立兵種的地位。該軍是中國唯一整建制的空降兵部隊,負責垂直打擊,其原來的「軍、師、團、營」四級架構也精簡優化為「軍、旅、營」三級,縮短指揮鏈條。新調增9個旅分布於各大戰區。
在理順編制、擴充規模之後,隨着運20國產大型運輸機穩步形成戰鬥力,空降兵軍架構進一步提升合成化、重裝化程度,提升機動效率和快速反應能力。
陸軍調整組建海防旅
本輪軍改中的突出特點是打破原來各部隊功能單一的體制,向多兵種合同作戰轉變。南部戰區陸軍整合了原華南沿海5個不同師級單位的海防團、船艇部隊、觀察通訊部隊,合併整編組建海防旅,以適應維護南海權益的需求。原來各部隊轄區一般都是寥寥數島,改革後,新的海防旅防區跨廣東、廣西兩省區數千公里海岸線和上百海島。
更突出的轉變是,原來的海防部隊主要兵力就是海防炮兵,只負責守炮待敵,而如今則是炮兵、防空、信息、特戰等部隊合成戰鬥。炮兵負責陣地攻守,防空兵組織要地防空,登陸艇裝載步兵在預定海域機動,兩棲特種作戰部隊進行夜間潛渡等特戰任務。隨着多兵種合成融合,部隊立體防禦能力和機動打擊能力實現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