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房子是用來住 非用來炒」

時間:2016-12-17 03:16:24來源:大公網

  圖:市民正在選購住房/資料圖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要求宏觀上管住貨幣,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有專家預計,未來樓市調控將升級到「一城一策」甚至「一城多策」,土地供應將取代信貸政策,成為房地產調控「一城一策」主要工具。/大公報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

  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提醒,「房子」問題被單列出來討論,可見2017年房地產市場全局性影響巨大。目前房地產「長效機制」仍在「研究」,鑒於房產稅立法是長效機制的基石,因此明年房產稅出台概率不大。

  樓市調控聚焦抑制泡沫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指出,從會議內容看,樓市調控更多依賴長效機制的建立,其實質是通過一系列手段,多維度調控樓市,並在法律制度層面完善並規範市場行為。他強調,長效機制可理解為從更高層面解決住房問題,盡量減少因政策引發的市場波動,鑒於長效機制並非短期就能確定,「樓市短期調控仍會依靠政策調節」。

  為抑制房地產市場不理性情緒,今年9月底至10月初,北京等22個城市先後出台限購、限貸、土地供應等調控政策。國慶長假後至11月底,第二輪調控再度展開,不少已出台政策的城市,相繼發布調控執行細則。上月末開始,側重金融端的第三輪調控再度啟動。

  從調控效果看,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速從前8個月的38.7%,回落到前11個月的37.5%;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亦從前8個月的25.5%,回落至前11個月的24.3%。此外,與今年8、9月相比,10月和11月百城房價環比漲幅分別收窄到1.65%和0.88%。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夏丹認為,國慶後各地樓市調控政策的不斷推出,一定程度折射了決策層抑泡沫、控房價、防風險的堅定態度,樓市調控的目的是通過抑制泡沫、緩釋市場風險,從而減小市場泡沫被突然刺破的可能。

  盤活城市閒置低效用地

  黃志龍說,從中央定調內容看,政策目標是在抑制房地產泡沫的同時,防範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

  會議強調,要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要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閒置和低效用地。

  夏丹預計,未來房價漲幅居前城市仍可能加入或加碼調控措施,但市場若現持續過冷的不利狀況,也不排除政策再次轉向的可能性。

  盧文曦坦言,當前不同類型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現分化,預計未來在內地一線和熱點二線的城市,及其輻射城市料延續約束性政策,樓市調控將升級到「一城一策」甚至「一城多策」。

  黃志龍判斷,從調控方向看,土地供應將取代信貸政策,成為房地產調控「一城一策」的主要工具。他提醒,房地產天量庫存、價格高企的堰塞湖尚未解除,目前熱點城市房價泡沫巨大的風險不容小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