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借助科研支撐農業增收

時間:2016-12-17 03:16:23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左二)在廣東省龍田鎮環陂村的稻田裏查看水稻情況/資料圖片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高度重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要嚴守耕地紅線,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快落地,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接受大公報訪問時稱,當前中國糧食面臨提質增效的問題,需借助科技進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姚景源指,不能僅看糧食生產「十二連增」,如玉米每年有大量庫存增加,現在庫存量已超全年需求。簡單來說主糧中玉米要減產,水稻和小麥需在品種改良上培育品質更好品種。內地優質農食產品供給不足,近年內地居民到境外「大包大攬」現象經常發生。姚景源強調,農業供給側改革要加強優質農食產品供給,當前內地農業科技水平不足,要把科技應用作為增產增收根本途徑,拓展生物能源科研和應用從而「藏糧於技」。同時,糧食已進入常態下「供大於求」時期,土地可休耕,但注意不能觸碰耕地面積紅線,要保留一定規模耕地,出現糧食問題就能及時解決,做到「藏糧於地」。

  會議又提出「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全國工商聯農產商會會員蔡曉鵬稱,這要借力科技提供優質低毒、高效平價產品。 (記者 張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