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守衛在南沙群島永暑礁上的中國海軍官兵在進行軍事訓練 /資料圖片
由菲律賓單方面炮製的所謂南海仲裁案12日終於落幕,裁決結果顛倒黑白、錯誤百出,仲裁庭不僅幾乎全部支持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的無理訴求,還全面否定中國南海九段線。對此,專家批駁指出,九段線已經存在超過60年,屬國際法所公認的歷史性權利,也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承認和尊重,不能被少數幾個仲裁員所否定。/大公報記者 葛沖
翻開任何一本中國地圖,人們都可以看到,在南中國海裏有條由9條斷續線組成的「U形線」,這就通常稱為九段線,線內區域為中國南海。九段線是中國對南海海域權益邊界的一種畫法。但是,12日所謂仲裁庭作出裁決,卻聲稱中國對九段線內海洋區域的資源主張歷史性權利沒有法律依據,進而全面否定九段線,這激起中國民眾極大憤慨。
仲裁庭「鑽法律空子」
著名國際戰略問題專家徐光裕少將指出,仲裁庭在這一問題上鑽的空子是在正式的國際文件上很難找到九段線,國際文件上沒有相關文字上的東西,進而予以否定,但是,中國有很多國內法的證據來支持這個問題,九段線屬於中國的歷史性權利,而世界上所有國家的疆界都是首先由國內法所確定的。
據介紹,早在1947年中國政府編繪出版《南海諸島位置圖》,以未定國界線符號標繪了十一段線。這是繼承歷史主權區,二戰後中國收回南海諸島也是國際認可的,可謂有要有據。新中國成立後亦繼承了這條線,只是將11段改為9段,取消中國海南島與越南之間的兩段。
早已聲明排除強制管轄
「從1947年到上世紀70年代,從來沒有任何國家對此提出質疑和反對,九段線問題不存在談判的問題,已形成了歷史性權利,這種歷史性權利也是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承認和尊重的,仲裁庭應當考慮到歷史性權利,而不是在鑽法律空子。」徐光裕稱。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教授諾德奎斯特,曾作為美國代表團成員親身參與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制定。他認為,雖然《公約》中沒有直接提到歷史性權利,但《公約》第298條的排除性條款中包含「歷史性所有權」,「涉及」歷史性所有權的爭端可排除適用強制爭端解決程序。他說,中國在其立場文件中已明確表明,中國主張對南海某些海洋地物擁有所有權,僅這一事實就可排除仲裁庭的強制管轄權。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在南海主張歷史性權利,但菲方認為加入《公約》即放棄了基於一般國際法的歷史性權利,藉此否定中國的南海斷續線。仲裁庭亦認可菲方謬論並提出,中國主張的歷史性權利,已由《公約》吸收。
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院長、海洋法專家傅崑成教授曾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武斷和荒謬的裁定。事實上,《公約》並沒有合併其他的權利,反而在它的條文裏反覆提到,尊重其他權利的存在。
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國際法教授鄒克淵亦向記者指出,歷史性權利已被國際法所公認達數個世紀之久,並且得到了最近國際司法和國家實踐的進一步確認。他說,歷史性權利存在於《公約》之前,不能因《公約》的生效而被取代。任何法律都不具有追溯力。
其次,《公約》承認歷史性所有權,這是一般的歷史性權利的一部分。鄒克淵強調,「U形線」已經存在超過60年,其法律效力不能被輕易忽視,也不能被少數幾個仲裁員所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