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小學生在上3D打印公開課\大公報記者夏微攝
8日,在滬舉辦的「2016上海國際3D打印製造展覽會」現場,二十餘名小學生整齊坐好,每人面前擺放一台筆記本,外加一台3D打印機,好像是在上勞作課。然而,學生們在這裏可以學到的不僅僅是動手能力,還有數字建模能力,以及與其相關的一系列科學、藝術和人文知識。
「最開始只是一個球形,我們可以用這個軟件把它變成一頭牛,然後打出來……」看?老師通過拖動鼠標,一步步將一顆普通的圓球勾勒成了一頭肌理分明的公牛,學生們都表現得興致勃勃,並通過自己面前的電腦做嘗試。
記者了解到,這套軟件是可供3D打印進入中小學的課件解決方案。軟件以簡單有趣的實用小物件的製作視頻,培養小朋友對3D打印的興趣。小朋友可以結合實際作品學習、鞏固學科知識,並動手設計和組裝自己的3D模型,從中培養其3D設計的能力。
據悉,目前該項目已經走進全國數百所中小學,累計使用的師生達到了30萬人次。 (記者 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