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光·影·道\「製片人」的經驗\田 力

時間:2019-06-20 03:12:17來源:大公報

  製片人(或監製)是一奇怪的職位,有專業的也有渾水摸魚的,如何分辨好?其中一方法是去上課,向有經驗的製片人學習。網上有一製片班的廣告,「製片人」說了幾段要義,研究一下他們的心得的確能對製片人的本質有更深刻的了解。首先,他們說製片人必須專業,也要有自律、情商和智商。這說法不能再對,而且對任何行業的從業員都適用。如對任何行業都適用,基本上是品格原則,跟行業關係不大。

  然而,他們是有經驗的從業員,所以也能指出一些正確的點子。例如,「電影不應是為市場量身定做,而是要把沒有出現過的東西推向市場」。又說「投資者投資的是什麼?是始於劇本,而後是人。」以上兩點,第一點是理想的狀況,因為一年中幾百部上映的電影能說未看過的少之又少,但這目標沒錯,第二點也對,電影投資亦的確是以意念開始,由人才去執行。

  「製片人」又提出:「這工作必須善用資源,組織合乎實際的團隊,找到適合的演員和投資、發行方。」即是說,製片人必須「做好他的工作」,這點其實是沒有訊息的。正如我們說,中學生必須讀好書、選好適合自己的科目(文科、理科),找好的大學,問題是,如何才做得到?

  廣告中的「製片人」的另一個奇怪說法是:「不管是導演中心制還是製片人中心制,導演把戲拍好,製片人把團隊營運好,說到底我們是靠作品說話的。」非常同意永遠是作品說話,但若是製片人只管營運團隊讓導演把戲拍好,就是製片人為導演服務,應該是導演中心制。現時大部分華語製作都是此模式。製片人中心制的話,導演如何拍是要管好,製片人要為投資者負責。

  「製片人」還說「前期成本壓縮,後面才有盈利空間」。這說法剛與現實相反,前期不作充分準備後面花費更多是常識,有經驗的製片人不會搞錯的。

  那麼說,廣告中的「製片人」是懂還是不懂?很難說,因為製片人不必領牌,也沒有專業考試,他們的想法是否行得通只有市場能回應。可以肯定的是,「製片人」不適合教書,因為教書必須有良好的理論基礎及邏輯思維。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