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光·影·道\電影公司拍片策略\田 力

時間:2019-06-06 03:02:16來源:大公報

  香港電影公司應拍怎麼樣的電影?是一個永恆的問題,答案卻經常不同,因為市場不停地變化。有人認為可「刀仔鋸大樹」,像早前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一樣,內地、香港與台灣都賣座,肯定賺大錢。

  《比》片的確表現出色,這電影是翻拍韓國電影《最悲傷的故事》,成本不高,而且很多投資人都看漏眼,是「爆冷」之作。主投的公司到處找投資者,目的是減少風險,明顯地也估不到票房會那麼好(否則為何與人分利)。這樣的情況常發生,有一部印度電影在內地非常賣座,片商以低價從印度購入,加了幾十萬元賣給某大公司,終於賺大錢的是那大公司。這種「爆冷」電影並非常態,可遇不可求,提出要拍「刀仔鋸大樹」電影的人,並非業內人士。

  仍然是那句,應拍怎麼樣的電影?找答案之前,要看看現時市場的形勢。的確,內地的票房已有單片幾十億的紀錄,好電影不愁沒觀眾。例如警匪片,像十多年前的《無間道》,放在現時的市場有何異同?首先,《無間道》的成本起碼變成三億以上,因為台前幕後都漲價了。更重要的是,此片若現在拍,絕不會由一家公司全部投資,不是負擔不起,而是因內地發行,若不引入其他投資會得不到發行權,市場大了,求的是好項目,有好項目不愁投資。

  市場中,投資者認為什麼是好項目呢?這問題很難答,但每天都有人會告訴你,你的項目是好還是不好。數月前,有一家公司老闆投資數百萬元僱了一名編劇完成一個文藝片劇本。老闆帶着劇本走訪了近十家電影公司負責人,每次結果一樣,是沒興趣,於是項目不能發展了。現時的電影市場真的是「市場推廣先於貨品完成」(marketing before the product is made),市場顯得透明化。

  問題來了,要是大部分項目都不太樂觀,是否就不拍電影?不是,因為電影公司必須保持運作,於是,有很多不算差也不算太好的電影便是多家公司合作投資,成績好自然開心;不好的話,也在計算之內。

  所以,現時電影人最想構思的電影是,那些題材和組合能引起大部分投資者興趣。但創作太難了,於是有大量成功的續集和系列出現。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