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絕望因由

時間:2019-04-18 03:17:17來源:大公報

  圖:十二人在廢棄醫院集合求死,卻發現神秘屍體

  卡繆《西西弗斯的神話》開首第一句是:「只有一個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那就是自殺。」或許日本作家沖方丁在構思《十二個想死的孩子》的故事時,也是想到這一句名言吧。由小說到漫畫再來真人電影,觀眾見到的又是怎樣的生死思考呢?

  行 光

  說到底,《十二個想死的孩子》的點子是通過集體討論決定生死,雖然用了「安樂死」這修飾字眼來漂白自殺的殘酷實相。

  十二個互不相識的少年,通過互聯網連繫,在一間廢棄醫院的密室中集合,計劃安樂死(即集體自殺)。原定的計劃是這樣的,十二人集合後先要討論一番,然後投票。當得到12比0一致通過的結果後就執行計劃。只是當他們全員集合時,卻發現密室內出現了不屬於這十二人的神秘屍體。這個應該不為「第十三者」所知的「安樂死計劃」,出現了破綻。到底這不請自來的死者是誰?這個自殺約會是絕望少年的解脫,還是神秘兇手的謀殺布局?

  求死變解謎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的謎團這樣展開。雖然不是無法對外聯絡的密閉空間,但這部電影要解的謎,或多或少還是接近密室殺人的謎團。另一方面,本來是為了定生死,到後來變成了為解謎,十二個人既有互相隱瞞,又要說服別人,是個相當複雜的局面。

  這種解謎電影,其實有個麻煩,除非你欺騙觀眾,收起了一些情節,否則從故事的視點,多少可以猜到誰「不是」兇手/犯人。而像《十》片這樣一部有多個角色在其中的電影,也很難用單一視點去講故事,要用近乎全知的觀點在角色間跳來跳去,於是,所謂的謎團就有點像是編導對觀眾隱瞞的情節,回想起來不太過癮。導演要靠節奏的掌握,讓觀眾掉進故事才能看下去。

  不過,這部電影的重點並不在解謎,而是通過十二個人的互相刺探、討論,把大家為什麼想死這個謎題揭開。

  這類改編流行小說的電影還有一個困難,就是既然看過原著,甚至之前看過不同文本的改編的觀眾,不在少數,那如何讓他們在已經知道謎底的前提下,入場看電影或者入了場不會割櫈?這個當然是靠編導講故事、營造氣氛的功力。導演堤幸彥對於這樣的課題有過經驗,他早年執導的三集《20世紀少年》,改編自連載多年的經典漫畫,因為劇情複雜,世界觀宏大,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較難明白。現在這部《十二個想死的孩子》相對來說簡單得多,導演完全可以用節奏的控制讓觀眾陷入他們關於生死的討論之中,忽略「解謎破案」的部分。整部電影有對白的角色就是這十二個少年,他們的背景、立場、性格要有相當大的分別,爭辯起來才有火花。其中,偶像演員橋本環奈演回偶像演員的角色,是最搶鏡的一個。但都是高中生,十二個人的差異,更多是靠外形打扮來突顯,演員們的演出多少給人刻板的印象。

  探討生與死

  或許,這部電影讓筆者覺得有些失望的地方,就是這些少年想死的理由吧。(入場前我沒有看過原著或其他改編作品。)說到底,都是些老生常談,例如生活不愉快、遇上極大的困難,諸如此類,中間只有很少人有真正的道德/個人掙扎,甚至有些人的原因看起來兒戲,說不上真正面對青少年自殺這個問題(為免穿橋就不細講了)。但這可能是集體討論這問題的根本困局,所謂自殺這個哲學問題,是要每個人獨自面對的,像抑鬱症這類問題不是談話可以解決,所以不少自殺個案都讓旁人感到意外。

  自殺不自殺,不是放在哲學導修課討論的好課題,因為結論恐怕總會是要活下去。但反過來看,或許這點正正是電影把想死的人集合起來討論一番的目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