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鬧市尋懷系列\叮叮悠遊嘆北角市井藝文

時間:2020-07-24 04:23:24來源:大公報

  對居住和工作在港島的上班族來說,叮叮車是便捷而便宜的通勤交通工具;對閒適的遊人來說,叮叮車則是「打開」悠遊港島的方式,透過車窗,看着街上的熙熙攘攘,自己似乎成為旁觀者。在叮叮車的港島東區沿線,有「之」字形樓梯、油街實現、北角春秧街、新光戲院……無論是市井煙火氣,還是復古文藝風,它們共同組成了東區的模樣。\大公報記者 李亞清 (文、圖)

  嘆北角,跟隨叮叮車的速度行進,不快不慢剛剛好。記者坐上開往筲箕灣方向的叮叮車,首先到達炮台山站。向西折返幾步便看到地鐵站旁的「之」字形樓梯,這個長樓梯依擋土牆而建,連通英皇道與上蓋的生活區,周圍綠樹環繞、上方為住宅樓宇,「之」字形的樓梯加之擋土牆上黃、綠、藍色的格子圖案,頗有視覺衝擊,行走在樓梯上的人更為這裏增添了些許生機。樓梯的馬路對面較為適合拍攝,有兩名年輕人拍下樓梯的照片,她們告訴記者:「之前來過炮台山附近很多次,卻不知道有這麼特別的場景。這次我們在聽說後前來打卡,生活中實在有很多美好值得發現。」

  「之」字形樓梯搶眼

  沿與英皇道交叉的油街過一個路口,便抵達油街實現。它曾是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1908年),後經活化,於2013年起成為推廣視覺藝術的展覽及活動中心。這裏暫時關閉,記者於是從外圍略觀其貌,光是紅磚牆、白窗沿的建築,已經令人忍不住按下快門。這裏不算大,佔地約與牛棚藝術村相當,為了保持這座二級歷史建築的原貌,所有公共設施都設於地下,上層均為辦事處,主樓前還有供人休憩的草坪。「油街實現」這個名字乍聽起來有些不自然,原來它是油街12號的粵語諧音,同時也表達藝術在油街實現的期許,而英文名「Oi!」則像Oil,和油街的英文名稱(Oil Street)相對應。

  從這裏到春秧街,只消一個站的距離。春秧街是北角的一條單向街道,東起糖水道,西連北角道。這條街有兩個特色,一是「走進市集的電車」(帶有「北角」字樣的電車才會駛入市集),二是社群生活,每每步行其中,便被實實在在的煙火氣包圍。下午的春秧街熱鬧非凡,當中賣肉、蔬菜、水果等的食物攤檔最有人氣,售賣衣服的攤檔相比之下則顯得冷清不少,此外還有雜貨店和理髮店等,照顧了附近居民的日常需要。來光顧的多是中年人,記者也小心走上前去,唯恐一不留神就阻住店家招呼顧客。春秧街有「小上海」、「小福建」之稱,時至今日,街上仍聽到店員與顧客除了用廣東話,也用上海話、閩南話溝通。

  露天市集挖寶趣

  很多人說,這裏和泰國的美功鐵路市場很像,只是穿梭其中的火車換成了電車,不過實際走一遭會發現,這裏更多了幾分怡然自得,人與車在短短幾百米的街道裏相融。因為路上布滿行人和攤販,當電車駛入狹窄的春秧街時,司機不斷響起「叮叮」提醒行人閃避,在人潮中緩緩前進,駛到市集的東面盡頭再右轉,消失於街尾。幾輛私家車、的士行經此處,它們竟也失去了往日的凌厲,唯有「入鄉隨俗」,慢吞吞地行過。

  說起「春秧街」的命名,它與農夫春天插秧並無關聯,而是來自該地區的開發商郭春秧。郭春秧是福建人,16歲遠渡南洋、投靠伯父,在糖廠學習以機器製糖的技術,後來成為當地四大糖商之一,糖廠遍布東印度。同時,他也回到家鄉福建投資和捐助(建設農場、糖廠、貿易行、小學,鋪路造橋,贈醫施藥等),還參與廈門鼓浪嶼的開發,以及到香港擴展糖業和地產業務。1921年,他投得北角發電廠(即現時的城市花園)旁一幅土地,原計劃填海後興建糖廠,後來因省港大罷工而延誤、加上糖價不斷下跌,於是他把填好的土地轉為地產項目,而後1930年代政府為表揚他的貢獻,遂將其中一條街命名為「春秧街」。

  粵劇迷常去的新光戲院大劇場,也就在春秧街附近。它是香港現存少數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新光戲院」的招牌在路上尤為惹眼,惟現時受疫情影響暫時關閉。叮叮車繼續東行,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位於英皇道上充滿大自然氣息的K11 ATELIER King's Road。這座大廈的前身是一群唐樓,和熱門地點K11 MUSEA一樣,它的外牆也是以植物做包裝,此外還體現垂直綠化的概念,天花上的倒吊式種植,據開發商稱採用了較為粗生、吸水和不受季節影響的植物。大廈二樓還有佔地16000多呎的多用途藝術空間HACC,功能與毗鄰的ArtisTree相似,面積則大近一倍。

  自這座大廈的工程開工起,記者曾多次路過和目睹它的變化,如今迎來其嶄新面貌。沿途畫面不一而足,或舊或新,或熱鬧或安靜,都是值得感受的風景。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