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杏林細語\急性精神健康危機\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時間:2019-07-29 04:23:19來源:大公報

  圖:甄梓竣

  近期發生多宗暴徒衝擊警察事件,不少市民看了電視新聞,竟夜不能眠。是否社會氛圍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影響?

  臨床心理學家甄梓竣(見右上圖)說:「當目睹自己生活的地方發生大型衝突事件時,我們皆處於一個高壓力的狀態。腦部啟動生存反應,意即為身體準備隨時對抗或逃走的反應。我們的警覺性會提高,同時間,不單是電視新聞報道,社交媒體甚至親友間的短訊,也會不斷更新資訊。在這種高壓力的狀態下,情緒上,我們會感到強烈的悲傷、害怕、忿怒或無助。身體可能出現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或腸胃不適,思想可能出現入侵性的想法或影像,甚至發噩夢。行為上,也可能變得容易與人爭執或退避,徹夜難眠是常有的後果。」

  那麼,大家是否不該看相關新聞?可是,鋪天蓋地的資訊,難以做到不聞不問不看。大家該以什麼方法調節心情?

  他說:「我相信大部分人也關心時事和社區事態發展,很難不去看相關資訊。大家就算不主動接收,資訊也會間接來到。無論大家對現時情況的見解有多不同,若然願意互相聆聽和了解,才是改善情況的關鍵。不過,我同時建議每天給一些空間讓大腦休息,大家間中放下手機,暫停瀏覽新聞資訊,利用呼吸和五官觀察自己和身處的環境,並尋找信任的人的支援,這些都十分重要,讓彼此互相分擔各自的感覺。最後,盡力維持原有的生活規律,定時飲食作息,照顧好自己,以減輕身心的失衡情況。」

   部分市民面對生活壓力,已不太開心,又要面對近日社會的情況,豈非更不快樂?甄梓竣說:「參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網絡』發表的『2019全球快樂報告』,香港在156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76位的中游位置,比較之下的確不算快樂。但個人的快樂並非只有單一因素,近來社會氛圍也可能會有影響。」

  他續說:「我認為近日的事件讓本港處於一個急性的精神健康危機,大部分人在短暫時間會出現急性的壓力症狀,而且症狀可維持數星期甚至數月,但長遠而言,大部分人能恢復過來。可是,不同研究指出,約10%至20%經歷創傷事件(如美國「911」恐襲)的人有機會出現焦慮、抑鬱或創傷後壓力症狀。此刻最重要的是,留意身邊的人會否有自殺的想法和計劃,千萬不要輕視任何一個提示,你的關心能挽回身邊人的生命。」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