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專題分析/衞生防護中心發放公共衞生資訊的作用\福建中學(小西灣)助理校長 李偉雄

時間:2021-02-24 04:24:58來源:大公報

  資料A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2月15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九宗新增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0789宗(筆者按:截至2021年2月15日),包括10788宗確診個案和一宗疑似個案。中心提醒曾到訪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第599J章)下指明場所的人士,必須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中心亦呼籲市民如有病徵,應立即求醫。此外,中心呼籲市民盡量減少外出、社交接觸及外出用膳,如需外出應佩戴外科口罩及時刻注意手部衞生。中心亦強烈呼籲市民,時刻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對預防個人受感染和防止病毒在社區擴散至為關鍵。

  資料B

  要預防肺炎及呼吸道傳染病,市民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包括:

  ●在乘搭交通工具或在人多擠迫的地方逗留時應佩戴外科口罩。正確佩戴口罩十分重要,包括在佩戴口罩前及脫下口罩後保持手部衞生;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手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及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新聞稿2021年2月15日)

  (a)「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本港個案累計逾萬宗,反映出病毒傳染力甚強。試就你所知,指出傳染病的特點。

  傳染病是可蔓延的疾病,即可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疾病。另外,傳染病亦可按傳播途徑歸類如下:飛沫傳播、空氣傳播、血液體液傳播、口糞病、病媒傳播。大部分傳染病由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引起,包括病毒、細菌及單細胞寄生蟲等。

  大規模蔓延的傳染病稱為流行病,若蔓延全球便稱為大流行。傳染病蔓延危害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對社會影響廣泛而深遠。

  (b)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發放公共衞生資訊對香港的公共衞生有何作用?

  1、疫症時期發放公共衞生資訊的作用

  採取正確而有效的防疫措施,可大大減低市民染上疫症的機會,保障個人健康及安全。對社會整體而言,若個人能掌握正確資訊,學懂自我保護,感染人數因而減少,將有助紓緩醫院及防疫人員照顧太多染上疫症病人而面對的壓力,確保不幸染上疫症者,不致由於醫護人員工作量太重而無法獲得質素良好的治療。

  2、平日發放公共衞生資訊的作用

  至於在非緊急時期,衞生當局發放的公共衞生資訊,有助提高人們對即將或可能出現的公共衞生危機的警覺,從而採取行動,減低危機出現的機會。這類非緊急公共衞生資訊,亦適用於預防慢性病,如鼓勵市民多吃高纖維質、低油、低糖、低鹽,以減低肥胖、高血壓、心臟病出現的機會。

  (c)「2019冠狀病毒病」對公共衞生有何影響?

  1、個人衞生意識提升

  令公眾重新認知傳染病是不容忽視的公共衞生問題,擁有先進醫療設備的城市如香港也可在瞬間受襲,瀕臨癱瘓。市民個人衞生意識提升,比以往更重視個人衞生,例如在乘搭交通工具或在人多擠迫的地方逗留時應佩戴外科口罩;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學懂正確的洗手方法;患呼吸道感染時戴上口罩等。

  2、通報疫情

  疫情透過交通轉瞬散播全球。為了有效壓制病毒傳播,世界各國政府開始採取更透明、更誠實的態度發放傳染病資訊,例如更快捷、詳盡地向世界衞生組織通報疫情,更積極與理解疫情的各國到訪人員合作,更重視世衞作為全球抗疫協作的平台。

  3、完善抗疫醫療系統

  「2019冠狀病毒病」在香港蔓延後,本港在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方面,獲得前所未有的額外資源。例如,政府設立檢疫中心,目前用以安排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但沒有出現相關病徵的人士接受強制檢疫。截至2021年2月15日上午9時,檢疫中心可為5349位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提供隔離服務。此外,衞生防護中心統籌對抗疫症事宜,並透過該中心加強與醫管局、學術機構及社會各方專才合作。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