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時事評論/「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與光盤行動

時間:2020-09-30 04:23:56來源:大公報

  用「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來形容米飯,應該不會感到陌生。「飧」音「宣」*。「粒粒皆辛苦」上面的三句,大家知道嗎?全詩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莊稼生活有多辛苦,讀水旱災新聞就知道。即使當前中國的防控措施有改善,對受災農民亦有相應扶持措施,但大自然發起脾氣來,人類也徒嘆奈何。曾看見有農民「湖上泛舟」的視頻,卻原來舟下的洪水,淹沒的是他們的百畝良田,而且尚欠個多月便可以收割。他們的泛舟,欲哭無淚。

  豐收與制止浪費

  2020年8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這指示是中國的德政,也是全人類都需要關心的課題。不要以為中國人才需要制止食物浪費,發達國家在這方面也亟需努力。只是中國人口龐大,積少成多,更加要為惜食出力。

  大家要知道,中國糧食連年豐收,這是在沒有糧食危機之下提出制止浪費。中國近兩年主糧的總產量已達六億多噸。大概是18億畝耕地的短期高位。中國在保持產量之下同時注重糧食安全。農地進行休耕制,也輪換種植,既讓泥土有機會休養生息,消解化肥殘留物,也因輪流種植不同農作物而令土壤各種元素保持平衡。此外,也力促減少使用農藥,提倡生態種植。

  主糧與「飼料糧」

  第二個要認識、跟糧食相關的名詞叫「飼料糧」。中國18億畝耕地集中用來種植主糧,沒多種飼料糧。中國飼料糧大量依靠入口。入口最多的是豆粕,約1.1億噸,大多數由巴西及美國進口。如果飼料不足,主糧之外的肉、蛋、奶都會漲價,直接影響民生。

  當前的中國政府習慣用底線思維來治國,於是對食物也有危機意識,居安思危。底線思維,是設想最惡劣的處境下如何應對。當開源到了高位平台,節流便是必然的下一步。

  產生危機意識兩因素

  你聽過光盤行動嗎?它是2013年民間發起的公益活動。幾年下來,這公益教化行動愈來愈受重視。光盤也者,是要吃清光盤中食物,吃不完便帶走。新冠疫情後中國加大宣傳以公筷用餐。有公筷配合,光盤行動將更加容易推動。連年豐收也要制止浪費食物,這危機意識可能跟以下兩方面有關:

  第一,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至今仍未完全受控,不少國家仍然局部停擺。疫情會否影響糧食供應或飼料糧供應?是個問題。

  第二,是極端氣候。2020年是全球水旱之災的多發之年。此外,非洲、印度,甚至中緬邊境都有蝗蟲災害。

  總而言之,出於未雨綢繆,提倡「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是大好事。聯合國曾發表報告,指廚餘(食物浪費)是環境破壞的主要禍首。廚餘不單是浪費可食用的食物,處理廚餘,消耗大量能源。

  飯,我們天天吃,可以天天惜食。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是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應該提倡和支持的。光盤行動就由你我開始做起吧!

*「飧」一般讀作「宣」,其他讀音如sün及süu是另一些字典的標註。

資深作家、時事評論員 余 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