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教學生遠離功利建立正確價值觀

時間:2018-12-14 03:17:26來源:大公報

  談香港教育,有人開腔就問「什麼人能升讀大學」,有人則關心「如何發展全人教育,讓學生既做好事又做好人。」其實,談香港教育,要想到中國歷史方面去。香港是中國的特區,香港人是中國人,香港與內地血脈相連,分不開割不掉,因為從古至今彼此一直有共同的歷史文化傳承。香港教育做得不好,青少年受不到好教育,將來如何成為社會支柱,看問題不夠深入,不夠全面,凡事反對,或凡事贊成,整個社會也就不能健康發展,根本所在,是大多數人的教育水平不怎麼樣。要做好香港教育,首先要為香港教育重新定方向,這要借鑒中國歷史。

  個人主義趨向極端化

  有「什麼人能升讀大學」的一問,看來本身頗有問題,是太功利了。孔夫子認為有教無類,教育無分低下,無分貧富,誰都要接受教育,不應說誰可以讀書,誰不可以。但有此一問,一定程度上又反映提問者頗了解香港,當今不少港人的確頗功利。繁華社會都有個共通點:個人主義趨向極端化。因此,香港現今的教育目標,要有針對性,就是要教學生「遠離功利」,幫助他們找回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正確價值觀。

  鑒古知今,春秋戰國時,儒道法三家,儒家提倡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道家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無為而治,與自然和諧相處。法家力求變法革新,加強君權,以法治代替禮治。當時鬥爭不斷,孔孟的一套,未受重視;道家也沒受青睞,你能說儒道兩家思想不行嗎?不是,只是未到其發揮效用的適當時候而已。秦採納法家思想,重法治,成功統一六國,但從統一六國到滅亡,秦朝只有十五年國祚,速興也速亡,興秦是法家思想,敗秦也是法家思想,到底法家思想是對是錯?也難一刀切下判斷。什麼時候,什麼思想才管用,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就看是怎樣的實際情況。

  如今的香港,功利主義正在生根發芽,典型例子是「港獨」、「自決」歪想混淆「民主自由」理念,以「我為優先」,逆我者就是錯,沒有邏輯和道理可言。主事教育者任重道遠,先要為香港社會實況把脈,及早重訂適切的教育大方向,社會功利,教育目標就要教學生遠離功利。具體該如何落實執行,才輪到「全人發展,做好事又做好人」的具體討論。

  時 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