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山竹」警示居安思危 學校防災教育須加強

時間:2018-11-09 03:16:21來源:大公報

  超強颱風「山竹」九月襲港的破壞力,人們記憶猶新。但一項調查顯示,近半受訪港人的防風對策就是在玻璃窗貼膠紙,近四成受訪者甚至什麼也不做。結果,「山竹」橫掃香港後,四萬用戶停電,位處鯉魚門低窪處的杏花邨成重災區,最少八座樓宇停水停電多日,部分電梯足足五十天才修理好。

  調查由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在「山竹」襲港後進行,以電話訪問千餘名市民。結果發現,只得百分之一受訪者會就停電和停水有所預備,例如儲備食水,預備電筒和電池等,同時,近兩成受訪者跑去超市搶購凍食或即食麵等。然而搶購的食水畢竟有限,無電,凍食如何烹調?假如像吉澳鴨洲等偏遠地區斷水斷電半個月,怎麼辦?去年「天鴿」,今年「山竹」,所謂廿年一遇的天災,來了又來,「大安主義」已經行不通。

  切勿三分鐘熱度

  身為重災區杏花邨居民的袁漢榮說,住臨海那一座最高層,他沒有在窗口貼膠紙,玻璃窗也沒有損壞,但「山竹」威力確實強勁,水淹家居,連續四天停電停水。他住杏花邨22年,打風時海水倒灌已是司空見慣。街坊在「山竹」來襲前一晚堆的沙包不堪一擊,海上塑膠垃圾沖上岸以至杏花邨商場被淹,滿目瘡痍,幾乎讓這個著名住宅區變成二、三十年前內地的落後城市模樣。災後景象和恢復生活秩序所花人力物力,使許多人打消「打風可以放假」的心態。

  無疑,「山竹」襲港喚醒了市民危機意識,杏花邨居民主動清垃圾,也有義工入邨幫忙收拾,將軍澳居民更發起互助自助行動。不過,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總監林楚釗關注,港人慣於「三分鐘熱度」,年前的南丫海難和去年「天鴿」襲港後,一度多了市民關注有關防災資訊,但很快就遺忘。本港學校又缺乏防災教育,她認為應該有系統地加強學校教育,將防災成為恆常個人習慣及於社區系統化,包括要有「颱風緊急包」,例如預備好使用電池的收音機,這是停電下接收風暴信息的有效工具。同時可借鏡日本及台灣等天災頻繁地區的運作模式,加強社區防災協作。

  另一方面,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推出名為「識者生存」的一站式防災資訊平台www.choosetosurvive.org.hk,介紹地震、打風和重大交通事故下的對策,提供趣味遊戲教材供公眾下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