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港珠澳大橋的藍海豚島上,擺放了十五運吉祥物。\大公報記者帥誠攝
【大公報訊】記者帥誠珠海報道:「十五運看廣東」主題採訪團近日走訪單車(公路)賽男子個人賽的途經點港珠澳大橋藍海豚人工島,了解到十五運公路單車賽籌備已進入衝刺階段。其中,全程231.8公里的單車(公路)賽男子個人賽將於11月8日舉行,並途徑港珠澳大橋,成為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單車賽事,白海豚島、藍海豚島及橫琴多個點位將在比賽期間增設補給點。
使用北斗定位技術
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珠海賽區執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閔雲童介紹,在男子個人賽中,參賽運動員將從珠海市博物館與規劃館門前廣場出發,途經港珠澳大橋、澳門北安碼頭、香港迪士尼樂園等地點,比賽期間將6次經過口岸。
記者了解到,本次跨境單車公路賽將採用「前置查驗+閉環管理」模式,實現參賽運動員的6次「無感通關」。「因為單車賽速度非常快,賽前通關人員及車輛首先要在指定區域內完成人臉、指紋和RFID射頻核驗,確認身份。賽事進行時,通關信息和人員定位信息會實時傳輸到賽事指揮部,實現動態監控。」閔雲童表示,通過前置報備的「白名單」信息和實時感應的數據進行後台核對,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確保了快速通關的便利性、順暢性和信息的準確性。
據悉,本次單車公路賽啟用的跨境無感通關系統,採用北斗定位、無人機、射頻識別、視頻識別、無線傳感和AI算法等技術,構建了覆蓋賽前、賽中、賽後全流程的智慧通關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