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30、40、60 與 80\四場香港

時間:2019-04-14 03:17:12來源:大公報

  圖:「香港青年交響樂團四十周年音樂會」世界首演《大漠之歌》 主辦方供圖

   如果說,三月十八日洪儷僖在今年香港藝術節的管風琴音樂會中奏出了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內的奧地利萊格管風琴(Rieger Organ)三十年來未出現過的音響,這場音樂會大可視之為香港文化中心今年慶祝落成三十周年的前奏之聲;那麼從這場音樂會回望近月來香港還有三場同樣帶有「歷史」背景的演出,亦正好構成過去八十年來香港音樂文化發展的四個不同年代。 

  周凡夫

  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黃河》大合唱八十周年紀念音樂會的天馬合唱團(前名成明合唱團),在成立兩年後的一九七八年首次演唱《黃河》,去年再唱正好相隔四十年,但卻因種種原因推遲到今年,亦正好是《黃河》首演八十周年紀念,可說是「天意」了;而多年前已返回上海退休的創辦人、著名歌唱家成明亦特別專程來港出席。

  人人敵愾同仇的年代

  這次演唱《黃河》仍有不少老團員,包括《河邊對口曲》領唱的呂建民和江保志,江是四十年前演唱時的領唱者;負責朗誦的楊樹樑,亦是「成明時期」的「老友記」,獨唱《黃河頌》的男中音石濟民已年過八十,可說確是充滿「歷史感」。

  今日演唱《黃河》面對「兩難」尷尬處境,於太平盛世出生的年輕一代,不易唱出曲中的時代情感,而在解放後成長的一代,家國情懷自然濃烈得很,但歲月不饒人,「老友記」的《黃河》亦難與四十年前相較了;但儘管如此,當晚對台上與台下熱愛合唱藝術的表演者和欣賞者而言,在梁志強指揮,鄒秉萱鋼琴伴奏,增添敲擊(錢國偉、戴旻熹)、小號(廖成財)、雙簧管(餘名遠),和大提琴(廖梓丞)五位樂手助陣之下,大家的滿足感還是滿滿的,甚至比上半場分別由梁志強,及客席指揮戴俊彬各自指揮的兩組混聲合唱,有更大的共鳴。畢竟《黃河》大合唱八十年前的誕生歲月,香港雖處於殖民統治,卻是國難當前,人人同仇敵愾的年代。

  香港文化發展的年代 

  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維兒」)訪港六十周年的兩場誌慶音樂會,是今年「維港音樂節」(維也納和香港)期間多項活動的重點演出。不講不知,原來「維兒」首次訪問香港是一九五九年五月七至八日在北角皇都戲院,歐德禮(Harry Odell)主辦,至今六十年來「維兒」曾到訪香港二十多次,這次厚達五十多頁的場刊用了不少篇幅,記錄了每次到訪的詳情,更有首訪時的廣告剪報,和近幾年來與香港連成「雙城」計劃的突破性發展,除了舉辦「雙城之聲」、「維港音樂節」,二○一一年更成立「維兒」音樂學院,二○一五年再成立學院基金。 

  別具意義的是,今次六十周年第二十四次訪港,先後安排在兩個教堂舉行(中環聖約翰座堂,九龍蒲崗村道天主教聖文德堂),可說是「回歸」到「維兒」自一四九八年在維也納城長期於主日在宮廷大教堂內獻唱的「傳統」。

  在教堂內演唱的環境氣氛自然與在音樂廳內很不一樣,更有意思的是,這次是由香港指揮曾志斌訓練帶領的演出團隊到訪,(「維兒」有四個外訪團隊),曾志斌於二○一三年獲邀出任「維兒」指揮,是首位出任該職的香港人,他帶領着二十五名小歌手,除了無伴奏清唱的幾首宗教歌曲,都身兼指揮及鋼琴伴奏,選唱的歌曲基本保持一貫以來的設計模式,有宗教歌曲、藝術歌曲,曾志斌編曲的古典曲目、史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波爾卡舞曲,還有包括朝鮮《阿里郎》、廣東《月光光》等各地的民歌民謠,當然,突顯小歌手「獨唱」能力的獨唱曲及領唱自然少不了。 

  「維兒」當晚一氣呵成超過一個半小時的歌聲「晚宴」,可說豐盛,音色之美妙動聽是預期之事,再次證明即使是纖細幼弱的童聲,亦毋須勢眾人多。至於最後加唱時聯同五、六十位本地學生演唱的形式是去年開始的「共享舞台計劃」的部分。最後一曲,觀眾用掌聲節奏互動配合,來將音樂會結束。這段尾聲設計,見出名牌如「維兒」近年訪港亦與時俱進,不斷求變。過去六十年,香港文化發展越趨蓬勃,「維兒」訪港六十周年繼續綻放燦爛光芒,亦成為今日香港演藝文化的輝煌紀錄了。 

  壯大音樂實力的年代

  音樂事務處轄下的香港青年交響樂團(HKYSO)四十年來為香港樂壇培養了大量音樂人才,這次在香港大會堂舉行的四十周年慶典音樂會,組成超過一百二十人的陣容登台,由管樂組高級音樂主任李星雲及弦樂組高級主任甘浩鵬,分別執棒指揮開場蕭斯達高維契的《節日序曲》和壓軸的馬勒第一交響曲的《終章》,前者發揮了樂團的銅管實力,後者更以強大表現力激起觀眾的情緒,進入強大的高潮來將音樂會結束。

  不過,這場音樂會最獨特的是半場休息前的《大漠之歌》和休息後的莫扎特降E大調木管交響協奏曲作品297B。《大漠之歌》是梅廣釗為這場音樂會創作的首演新作,自上海邀來邵琳擔任二胡獨奏,三個樂章各有標題,第一樂章效果最豐富,最為突出,開始時的風沙聲在樂章末段再現,前後呼應、拱托出標題中的《英雄》風起雲湧的氣勢,獨奏二胡奏出單線條旋律,卻帶點感傷,此一樂章用上四台豎琴,亦成為特色所在;次樂章《胡楊金韻》,在簡短的二胡華彩樂段後帶出的是帶有歷史感的戲劇故事般的音樂,最後樂章《節慶》節奏鮮明,手鼓增添了節日的熱鬧色彩,在簡短的二胡華彩段後,全曲在強力的和弦下結束。全曲聽來,二胡的技巧發揮仍可加強。 

  下半場莫扎特的交響協奏曲,四件木管樂器和樂團的配合相對上更為複雜,擔任獨奏的四位演奏家:姚桑林(雙簧管)、鄭浩然(法國號)、蔡國田(單簧管)、音事處的總音樂主任梁寶根(巴松管),在甘浩鵬指揮下,和「香港青交」互相配合演奏,四人不僅是相識多年的「老友記」,同樣是過去四十年來香港培養成材,成為今日香港樂壇的砥柱式人物,突顯過去四十年來正是香港音樂實力壯大的年代。

  三十歲管風琴奏新聲

  一九八九年伴隨着香港文化中心落成啟用的萊格管風琴,有四排鍵盤、九十三個音栓和八千支音管,音域寬廣,音色變化多端。管風琴素有「樂器之王」的稱號,文化中心這座大型管風琴的落成,在香港樂壇發展來說便別具象徵意義。洪儷僖是十七及十八世紀西班牙及法國早期管風琴音樂的專家,她這場首訪香港的音樂會中,合共演奏了九位十八世紀的作曲家所寫的十多首管風琴曲。筆者過往聽過文化中心的萊格管風琴演出約十多二十次,這回在洪儷僖所奏最後三位作曲家的樂曲,聽到全新的聲音,首先是海頓為「笛鐘」(Flotenuhrstucke)此一特製樂器所寫的三十二首《笛鐘音樂》中的七首(第十二至十八首),洪儷僖以管風琴奏出了獨特的聲音。

  更意想不到的是壓軸一曲法國管風琴家鮑伯斯特(C. Balbastre)的《炮火曲》(Cannonade)亦採用了「超音樂性」的「咆哮」音響效果,樂曲長約八分鐘左右,後半部可以說是處於「炮火連天」中,強大的音流,震撼之餘,並無讓人感到「難受」,那就更是過去從未有過的感受。

  洪儷僖奏出了文化中心管風琴過去三十年來未發出過的樂音,彷彿就是告訴我們,香港從八十年前《黃河》誕生的抗戰歲月,一路走來的音樂發展。

   下期「藝壇動靜」於四月二十八日刊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